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徒,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

说到楚国国都,首先要感叹其数量之多,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拟不了的。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前期是由一个小国逐渐发展成大国,都城顺应国势而搬迁。中期国力强大,都城比较稳定。后期与秦国几次大的战役都失败了,国都被迫迁移。
楚国国都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自丹阳后,国都都叫郢(ying3),无论国都迁到哪里,哪里的地名就改为郢。
当然,由于楚国历史距今时代久已,有很多文物遭到盗墓贼的破坏,楚国都城都没有一个有信服力的最终说法。本文将主流说法放在第一条,其余说法放在后面讲。
周成王分封熊泽为楚子,都于丹阳。由于楚文化初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巨大,故丹阳之地,河南淅川最具说服力。

此外安徽当涂出土相关的楚国文物,但是楚国早期文化很难找到皖文化的影子,故将其排除。秭归发掘出楚国古城墙,郭沫若也曾认为秭归曾为楚国国都,但随着三峡大坝修建前的大量考古活动发现,大量证据表明秭归未做过楚国国都。
因与其他小国争夺汉中之地,从丹阳迁到郢。此处主流说法为枝江一带,迁都时间不详。
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楚国大败,吴师入郢。楚国国都被迫迁移至郢鄀,主流说法为湖北宜城东南。
鄀短暂成为国都几年后,楚昭王迁都于江陵,此处主流说法为荆州古城以北的纪南古城,此处作为国都时间长达220年左右。

此后几次国都长距离的迁移都与秦国大举东进有关。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郢都,楚军溃退到陈地(今河南淮阳),将陈作为都城25年。
公元前253年,楚国再迁都巨阳(今安徽阜阳北),避秦锋芒,之后以巨阳为都12年;
公元前241年,楚国又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

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寿春作为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历时约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