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意思: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该句出自《论语·述而》,该篇是学者们在...
孔子
-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但是不晓得为什么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一句并没有被采入语文课本中,只有另两句名气更大的话被我们所熟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可能是怕我们年纪小理解不了吧,今天就来说说这句与我们的童年擦肩而过的话。
- 这句话可不简单!
-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 这里先说一下,我们不去讨论是不是"君子"的问题,以及这样的人是否是在道德上有修养的问题,只去阐释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 首先,这里面包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人"可能且很可能对"你"不了解以及无法理解。
-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全人类所要面对的问题,并且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种种纷乱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或者两种文明间的不了解和不理解。
中美关系
- 我们不去说那么大的话题,还是说回我们普通人。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历程、受教育程度、个人能力、个人经历等等等等种种的差异,一定会导致人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和各种各样的"微价值观"。
- 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形成的一个人,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即使对方是你的亲人、爱人或者多年的密友,那么反过来也一样,别人也不太可能"了解"你,甚至你自己也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所以"人不知"是生命的一种常态,切不可因为人不知而"愠"。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因素也阻挡了我们去了解他人或者被他人了解。
- 那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天然地就会去隐藏自己的许多真实的想法,而选择性地说出自己的那个所谓的"真实的想法"去让你了解他(她)或理解他(她)。
- 通俗地讲就是不说实话,并且你我皆如此,别不承认。
-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与人之间彼此"了解"都成为一个伪命题了,还谈什么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
- 能够礼貌地保持距离以及尊重他人(别去奢望"了解"和"理解")反而成为了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明智的选择。
欧足联的宗旨之一:尊重
- 正因为真正的"了解"如此之难,所以一旦出现就会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人就是很矛盾,一边时时刻刻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边心心念念盼着有人能够了解自己以至于理解自己)。
- 历史上有两个故事与这样的"心有灵犀"有关,一个被传为美谈,另一个被误读几百年。
- 第一个大家都很熟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钟子期听懂了伯牙音乐中的深意,被伯牙视为"知音",看到了么也没有说是"知己",说明"音"只是伯牙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
伯牙子期
- 另一个大家也很熟悉而且很精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当然这个故事是编的。
- 但是,这个故事被误读了,后世的人往往都认为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司马懿的愚蠢。
诸葛亮
- 但其实作者在这一情节中埋下的是两个当时最聪明的人之间的一次顶级的智慧的交流,是极其高级的一次不通过任何语言达成的彼此间的"了解"。
- 其间的逻辑是这样的:诸葛亮一生谨慎,用"空城计"会让人很正常地觉得有诈而不敢攻城,这是诸葛亮出给司马懿的第一张牌,这张牌不是为了吓退司马懿,而是为了给司马懿用,司马懿用这张牌就可以有退兵的理由,并且诸葛亮已经非常肯定司马懿一定不会攻城,自己完全不会有危险;这时候司马懿瞬间"了解"了诸葛亮的用意(并在心中点赞),借坡下驴仓惶逃走(诸葛亮也在心中给司马懿点赞),这样的话曹魏的最大威胁诸葛孔明还在,诸葛亮给了司马懿一个"养寇自重"的机会,司马懿照单全收。
司马懿
- 既然"了解"他人这么难,那么人应该如何安身立命、行走江湖呢?再回到《论语》中,子贡问过孔子如果只给他一句话可以用一辈子,那么应该是什么?孔子回答说:那就是"宽容"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没有解决,自己不想要的就别给别人,那么如果自己想到的就一定是别人想到的么?不一定吧。
- 所以,愚不揣冒昧给孔夫子这句话后面再填上半句,"己所欲,而人不欲亦勿施于人"。
论语
- "了解"和"理解"都很难,自己做不到没关系,别人做不到也别生气。能够做到"宽容"和"尊重"就差不多是一位"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