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挖皇陵(郭沫若为何一定要挖帝陵)

1956年,早已对皇陵虎视眈眈的郭沫若盯上了明定陵。 对于挖皇陵这件事关千古的大事,文化届和考古届一直争论不休,一心想要名垂青史的郭沫若力排众议,不...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在陵墓上,人们花费了极大的功夫。这些陵墓留给后人的是珍贵的研究价值与无数文物,但考古并非是一日而成。在这一行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限制于意识和技术,对文物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考古史上,明皇陵的发掘无疑是一大悲剧,这也是郭老先生被人诟病的一个原因。后世之人想起来都会感到心痛,但他为什么要挖掘明皇陵,恐怕得从他祖上叫什么说起。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发掘明皇陵? 专家: 你看他先祖叫啥, 就全明白了
 
 
 
 

郭沫若,这位也是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除去文学,他对历史也颇有研究,郭沫若本人热衷于考古发掘。在新中国成立后,大概是在五十年代左右,考古工作已经开始热烈的复兴。全国各地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考察,不过大部分是找人们没有发现的遗址,比如说后来的海昏侯墓和秦兵马俑之类的,以及秦公第一大墓。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发掘明皇陵? 专家: 你看他先祖叫啥, 就全明白了
 
 
 
 

郭沫若的想法不一样,他只有一个心思,那便是打开明皇陵。1955年的5月,他跟一批同样想要挖掘明皇陵的人提交了申请报告。这件事一出来便受到很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此时的水平并不足以保护文物,但他们的地位不如郭沫若。人微言轻,这项活动最终被同意,其实郭沫若最想打开的并不是定陵,而是长陵,长陵是明成祖朱棣跟皇后的合葬墓。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发掘明皇陵? 专家: 你看他先祖叫啥, 就全明白了
 
 
 
 

他的墓跟万历皇帝的墓可就不一样,长陵是十三陵之后规模最大,时间最久远的陵园。永乐年间称得上是明朝最鼎盛的时期,郑和下西洋、迁都故宫等等时间皆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长陵的意义可想而知。也好在长陵的规模很大,避过了一劫,定陵因为比长陵小就遭殃了。1956年,挖掘定陵的工作开始,结果大家都知道。定陵有近3000多件珍贵的文物,然而,许多的文物却在出土的瞬间被毁。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发掘明皇陵? 专家: 你看他先祖叫啥, 就全明白了
 
 
 
 

它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件悲剧,这件事令国人心痛,也一度受到嘲讽。从这以后,便留下了一个规定,那便是禁止挖掘任何的帝陵,而考古也逐渐从主动挖掘变成抢救性发掘。如此惨痛的代价,郭老却没有死心,1965年,他再次申请挖掘长陵。这件事自然没有同意,他只得到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郭沫若执着于挖明皇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长陵里。这是朱棣一生杰出的成绩之一,带一份陪着自己很有可能。而永乐大典在清末年间已经被毁,它倘若被发现全本,也是国宝级别的。郭沫若想要的便是它,但在后世的研究中,他或许还有另一个私心。这个私心跟他的祖上有关,有人通过一系列的考证,认为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人。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发掘明皇陵? 专家: 你看他先祖叫啥, 就全明白了
 
 
 
 

郭子兴对于明史来说是一个必提的人物,他是元末的群雄之一,也是朱元璋崛起的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郭子兴,便没有后来的朱元璋。但功绩太大也不是好事,郭子兴是病逝,可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战死,另外两位皆是死于朱元璋。老朱还将郭家斩草除根,为的是想让他绝后,其实郭子兴并不止一个老婆,他的小老婆还给他生下过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名叫郭老舍,他躲过一劫活了下来。郭老舍便是郭沫若的祖上,郭沫若自己也曾亲口提过。朱家斩郭家祖辈,郭家又刨了朱家的坟,所以不少人都认为郭沫若挖掘明皇陵是有私心的。不过这有待考证,毕竟郭沫若自己没有说出来,也没人知道他执着于明皇陵的真实意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zixun/5754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