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发生疫情以来,吉林医药学院党委及时作出“学生延期返校、教师居家办公”的决策,最大程度阻止了疫情向校园蔓延。即便如此,保障人员也在辛勤忙碌,只为确保校园一方平安。李伟——师生们熟悉的一名校医,成了静谧校园里格外忙碌的“大白”。
李伟是一名退伍老兵,2004年跟随学校整体移交地方。2022年3月4日,学校党委发出倡议,动员党员干部积极报名,为抗疫工作志愿服务。李伟毫不犹豫向所在党总支请缨,成为了一名“无惧风雨、迎难而上”的“吉医”志愿服务代言人。
当问及为何要冒着风险“出战”时,李伟说:“突发的疫情让人猝不及防,作为一名老党员,又是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我冲锋在前,发挥专业所长,做些志愿服务工作,义不容辞啊。”李伟的妻子吴昊,也是一名有22年兵龄的老党员,得知爱人要参加疫情防控,不但没有反对,还鼓励他要多为学校做贡献,自己也在小区报名当了志愿者。
抗疫当前,李伟退伍不褪色,传承部队“不怕苦、不怕累”“宁掉皮、可掉肉、不掉队”的优良作风,吃住都在校园,主要负责全校防疫物资调配、保洁消杀技术培训、校园相关公共场所消毒和临时隔离区管控等工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就这样,默默坚守。疫情防控,预防为先。及时做好场地消杀,培训相关人员科学应对,是有效阻断病毒入侵的重要举措。校园防疫,李伟重任在肩。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防疫物资的调配和临时隔离区的管控工作。李伟平均每天服务14个小时以上,即使睡觉休息,手机也一直放在枕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连续的强负荷工作,他的高血压病和颈、腰椎病又犯了,但李伟不打“退堂鼓”。得知李伟参加抗疫近一个月没有回家时,在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上学的女儿李佳徽,多次打来视频电话,略有责怪的语气中,饱含对父亲深深的爱。校医院院长王冰峰每天都会联系李伟,询问工作之余,更多的是关心战友的安危。同事们也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嘱咐他准点吃饭、按时服药、劳逸结合。这些,都让李伟感到很暖心。
虽然学生尚未返校,校内流动人员较少,李伟依然严格按照防疫流程,进行重点场所消杀,配合设置临时隔离点,多次面向校内人员开展防疫业务培训。
3月13日,经吉林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吉林市职业教育园区和吉林女子学校1300多名师生,整建制、携带行李和生活用品转移至吉林医药学院。学校党委立足全市抗疫“一盘棋”,腾出一栋学生公寓定为集中接纳点,严格实行“院中院”“足不出公寓”的封闭式管理。校医院立即紧急调配人手,第一时间建立管控区,启用临时隔离区。李伟首当其冲,调配防疫物资,与同事李中伟一起,身穿防护服,肩背喷雾器,一间又一间,一层又一层,对学生公寓楼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预防性集中消杀,确保防控工作绝对安全。半天时间,李伟和同事共完成了468间寝室、156个卫生间及各层楼道和庭院的消杀任务。那一天,吉林气温较低,寒风凛冽,但汗水依旧湿透了防护服,戴着防护手套的双手也是僵硬冰凉。晚上吃盒饭时,李伟笑着说:“只要孩子们能尽快安心入住,我们辛苦点,很值得!”
3月14日清晨,一辆辆大巴车缓缓驶入校园。李伟早早就在公寓楼前等候,为师生们消杀物品。他用三天时间,组织筛查出密接、次密接和“红码”人员26人,及时将他们安置到临时隔离观察区。针对个别不适应新环境、甚至有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学生,李伟常常在新建的“隔离观察微信群”里,不厌其烦地耐心安抚,详细解答大家的疑问,想方设法为他们短暂的隔离生活增添乐趣,同时还要督导保洁员消杀,及时做好流调登记,经常一干就到深夜。“李大白,真的好!”李伟的细心和真情,赢得了学生们的点赞。
李伟,一名普普通通的校医,近三十年如一日,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但却是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岗位中,努力用精湛的医技、饱满的热情和敬业的坚守,始终践行着一名“吉医”退伍老兵的豪迈情怀,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书桥
图片来源: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