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院系调整诞生的“四大工学院”是教育部集中了全国知名高校的工科去援建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现在。“四大工学院”分别是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目前这四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放弃了工学院的名称了,全部更名为大学了,并且都是原985高校,首轮双一流A类高校。
目前这四校中,发展得最好的是华科大与东南了,华科已经在国内外很多排行榜中跻身国内前十高校了;目前在武汉也有了叫板武大的实力。东南大学的工科已经超过了华五的南大了,但是文理学科依然落后于南大很多了。大工虽然没有以前强势了;要说退步也谈不上,毕竟在国家三大奖上表现非常好;华工很长一段时间都比较暗淡,在国家三大奖与院士增选上,基本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不是广州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能很多人都会把华工遗忘了;教学能力大于科研能力。
由于是工科高校,按照学科实力比较,东南大学最强。按照第四轮学科评估,东南有12个A类学科,其中包含5个A+学科;华科有14个A类学科,包含4个A+;华工有8个A类学科,其中一个A+学科;大工最差只有7个A类学科,只有2个A学科评级。这是按照学科评级计算的排名,现在看看ESI全球前1‰学科数量,在国际上这项指标非常重要;华科有6个,大工与华工各有4个,东南有3个。但是从入围学科看华工的学科偏向于传统学科,华科、大工与东南认为学科显得有活力很多。
再看看工科高校的核心数据,科研成果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国家三大奖了,把最近五年四校获得的国家三大奖折合成得数后;华科大排在了第五名,东南第七名,大工第九名,在近五年国家三大奖上跻身国内高校前十;与自己的工科高校的身份比较相符。可惜华工拖了后腿了,最近五年只有3项科技进步二等奖进账,排在了国内52位了。被前面三校远远地摔在了后面。
在最近五年的院士增选上,东南有4位,华科有4位,大工有3位,华工只有一位,科研成果其实与院士增选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就不可能会培养出自己的院士的。在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上,其实国家对华工的支持还是非常大的,把所有的国家级平台折算成得分比较一下,华科排在了国内第4位,华工排在了第9位,东南排在了第17位,大工排在了30位。可见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华工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科研产出上确实让人无法看下去,这也是最近几年华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有钱、有平台还有位置优势;就是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诞生。
由1952年院系调整诞生的“四大工学院”;发展到现在基本的格局是华科已经遥遥领先,东南紧追不舍;大工维持原状,主要是吃了地域差的亏,华工科研已经被这三校远远甩开了;如果不是在珠三角地区,可能真的已经没落了,作为工科高校,没有科研产出是说不过去的。未来的高校建设都是以理工科为主了,所以工科高校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