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211高校,位于西安,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学校。
1951年,在兰州市郊的一片荒滩上,创办了西北交通学校,奠定了长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2000年4月18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
学院拥有美学(文艺美学、影视美学、广告美学、书画美学)、新闻与传播(网络与新媒体、新闻报刊、广播电视新闻、广告传播与实务)、产业经济学(传媒经济研究)、行政管理(媒介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等硕士专业方向,以及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广播影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5个本科专业。
一、长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
1、招生院系: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2、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 (专业学位)
3、研究方向(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新闻实务
同等学力加试:
复试前由报考学院公布具体科目
5、招生人数:
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
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没有公布人数。
但是2019年实际录取16人,其中1人是退役大学生。(2018年也是录取16人;2017年录取12人)
6、学费及学制
全日制:3年制,学费8000元/年。
二、长安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近三年)
2019年:政治/英语:51,专业课:77,总分:355分,最低实际录取分数358分。
2018年:政治/英语:55,专业课:83,总分:371分,最低实际录取分数371分。
2017年:政治/英语:53,专业课:80,总分:345分,最低实际录取分数352分。
育明考研点评:长安大学大部分时候都不是热门学校,基本进入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但是2018年有变化,生源较好,分数线达到了371分。预估2020年还是国家线就能进复试,不会有太大变化。
长安大学还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进入复试名单的,基本上不会刷人,都能被录取,这是其他很多学校做不到的地方,所以对于想上211,且稳妥的学校,这是不错的选择。
三、长安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书目(官方指定参考书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4.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5.陈敏直:《新闻写作》,陕西人民出版社
6.杜波:《实用报纸编辑》,清华大学出版社
7.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备注:其中1和3为学校指定的,重点需要看的书目。
四、复试攻略之跨考生如何准备复试
1、专业课
首先就是你的所报考的专业课问题,要认真复习复试专业课的参考书目,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查看相关导师的研究方向,并找到与自己兴趣的结合点。当然,也不要完全忽略你的本科专业,有的导师是很感兴趣的,这毕竟是你本科四年的学习成果的体现。
2、有关跨专业的问题
?你为什么会想要跨专业?
这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更是考验同学们情商的问题。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你自己可千万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建议大家可以从个人兴趣、志向或理想展开,也就是要展现出你对跨专业的热爱,对所报考的专业和学校有深刻的认识,再引申到即使跨专业你也是有能力的,更多地凸显你报这个专业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强调自己的专业所学对读研专业的帮助。比如,数学专业跨专业考企业管理、国际商务、金融硕士等,可以凸显自己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你觉得你的本科专业与现在报考的专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有些老师会让你说一说以前所学专业和现在报考专业有何区别或者联系,其实老师问此问题并不是为难你,而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己的规划,有没有明确目标,是不是一时冲动才换专业的。整理好答题思路,从宏观和微观入手,分条叙述两者之间的"爱恨"关系。
?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
如果老师问到这个问题,你可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好好地夸赞一下目标院校。先从"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夸赞,比如,学校的所在城市,机会多,环境优美,较强的专业实力、优秀的师资力量或浓厚的学习氛围展开。其次,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比如考入某某院校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希望自己能拜于导师门下,潜心学习,增长更多本领。
?通过本科专业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主要是老师想考察你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且通过这个问题也能了解到一些你的学习状态。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你可以突出回答一下你在本科做过的一些研究作品之类,突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同时做好总结和归纳,让老师觉得你是个有条理的人。
?你读研之后的规划是什么样的?
针对这个问题,回答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去做,如何实践,如何执行,而不是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可以从学习、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安排等方面展开。比如,学业上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实践和动手能力获得什么样的成长,学术方面要怎么做等等。最后对自己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