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在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上课。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从北京出发,到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师范大学,再到南疆和田县塔瓦库勒乡巴克墩小学,30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先坐4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坐两天两夜的大巴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和田,最后在和田市区坐小车才能到达。
这条路,北京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的成员刘继再熟悉不过。2017年,本科刚毕业的刘继离开北京大学到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支教。一年以后,2018年3月,刘继跟随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的支教工作队,下南疆维吾尔族村支教,所在学校就是巴克墩小学。
9月8日,在回校的火车上,刘继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两年的支教生涯,“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生南国行远疆,一个湖南人的梦想
燕园嘉木,生南国兮;受命西迁,行远疆兮。栉风沐雨,抚今畴昔;禀告母校,此行成矣!
刘继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大学毕业之前从未到过新疆,但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去新疆。
为什么?刘继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读历史,在读到清朝名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的时候,内心很是向往,“我姥姥小时候(解放初期)所在的村里,还有长辈随王震将军挺进新疆,后来村里还有响应国家征召上天山的‘湘女’。”仿佛在冥冥之中,湖南湘潭的刘继早已和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去新疆的这个梦想种子开始发芽。刘继所在的法学院同一级有两位来自新疆的同学,刘继的一位直系师姐也去新疆支教过,从他们的口中,刘继得知了很多关于新疆的情况,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特别希望能到新疆去看看,只是当时没想到是以志愿者的形式去的。”刘继告诉记者,去新疆支教既可以圆了自己去新疆的梦想,还可以追随前辈的脚步减少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这个想法在脑海里一旦形成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刘继的决定一开始就遭到了父母的质疑:那么远的地方,一个南方娃娃要支教一年,吃饭能习惯吗?气候能适应吗?耽误学业怎么办?
父母的质疑不无道理。“新疆的环境难以适应的主要是气候和饮食,气候包括干旱和冬天特别寒冷,饮食上就是要适应馕等面食和牛羊肉。”刘继说,好在北大支教团管理办有比较系统的行前培训,除了对队员进行严格的体检分配支教地以外,还包括督促大家锻炼身体、在大四到支教地提前教学实习、在学校清真食堂提前适应新疆饭食等。
刘继自己也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自己到图书馆读了许多与新疆历史地理有关的书籍资料,培养对这片土地的感觉;还看了一些各条战线援疆前辈事迹的报告文学、影片等,包括左宗棠传记、王震将军传记、八千湘女上天山、北大援疆五十年、前十几届支教团前辈的札记等,用前辈们的事迹激励自己,“总之,只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准备,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至于学业问题,刘继觉得,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自己不想按照大部分人毕业工作的节奏走,只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刘继的父母很开明,被刘继成功说服了。
2015年,大三暑假,当时只有20岁的刘继递交了自己去新疆支教的申请。一年后,刘继踏上了西行的援疆支教路。
和支教团一起西行,怀良辰不孤往
于我而言,在沙漠腹地挥洒青春汗水,实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新疆梦,更是以青春的名义追逐伟大的中国梦。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这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的一句话。在刘继看来,去新疆支教是“怀良辰不孤往”,“这句话中包含为了理想的热望一往无前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当然,这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良辰是肯定的,却不是‘孤’往。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坚强的团队,团长张家玮、团员陈天和、乔婧、禚星辰,都是深受未名水滋养、充满理想主义热忱的小伙伴,所以并不孤单。”
从北京出发,坐了4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刘继终于到达了新疆。在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学生们跟刚毕业的刘继都差不多年纪。
怎么才能给他们上好课?在学校提供的课目名单里,刘继选择了自己比较擅长的古代文学、伦理学、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因为学校很多学生都是民考汉,无论是汉语水平还是学业水平都不是很高。尽管如此,第一次给同龄人讲课,毫无经验的刘继还是有些慌。
“时间也很紧张,所以肯定是要先啃教材,吃透课本。”刘继说,教学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讲出来,好在教授的都是专科学生,加上学校老师和支教团师兄师姐的经验,两个月后,刘继已然完全掌握了支教的技巧。
刘继曾这样回忆自己在这里教书的生活:在《古代文学》课上,我带领同学们诵诗书、析史传,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书海中尽情遨游;在《伦理学》课上,我带领同学们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读到斯宾诺莎、康德,感悟西方文化的伟大心灵;在《演讲与口才》课上,我们唇枪舌剑、纵横捭阖,从古今中外的伟大演讲家身上汲取养料;在民族班国语补习课上,我们从诗歌讲到电影,在丰富的素材中领略国家通用语言所承载的现代文化的无限魅力。
刘继和支教团的其他学生一起和这里的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还和他们中的许多人保持联系。“我们团长张家玮当时还担任了大二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学生生病等大事小情都要处理。去年他们班的学生毕业,他还专程飞回去参加了他们的毕业典礼,感情是很深的。”刘继说。
深入沙漠腹地,誓要“种”出一片春天
如果没有那次“邀请”,刘继会和其他支教团的队员一样,在2018年秋天结束在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的支教生活,回到北京大学,开启自己在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生活。
但是没有如果。
2018年3月,新疆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再次组织志愿者到南疆和田的巴克墩小学支教,成员有学校的老师,也有学生。这项支教活动其实早在2017年12月底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支教队的队员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教学经验,巴克墩小学的学生成绩提高进入了瓶颈期。
此时,青政院支教团的负责人、担任巴克墩小学校长的范宏林向刘继发出了“邀请”。“范宏林校长在师大时与我同事过,对我有一定了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跟我联系,让我到村上去负责教务工作,配合他一起打开局面的。”刘继回忆道。
刘继不是没有犹豫。
“父母家人还有学校老师都担心我的安全问题,我自己也担心自己语言不通,更何况我还没有小学的教学经验。”刘继说,去还是不去,自己考虑了三天。
这三天里,刘继都想了什么?
“我来新疆的初心就是奉献教育的,我曾在2018年11月参加了在乌鲁木齐的北大全球校友会,见到扎根新疆奉献50年的100多位老学长,觉得自己是个北大人,到新疆支教义不容辞。更何况我在青政院教过的学生都下去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刘继说,学校也给了支持,学校团委老师说无论我做什么决定,北大都将是我坚强的后盾。
接到邀请三天后,刘继下定了决心:去。
尽管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可巴克墩小学艰苦的环境还是让刘继吃了一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人曾这样描绘沙漠的美景。可对于地处南疆沙漠腹地的巴克墩小学来说,沙漠意味着气候干旱,意味着沙尘暴时常肆虐。刘继有很严重的鼻炎,初到南疆,严重时整个呼吸道都处于麻痹状态。
不只是气候。“学校条件更差。小学部的教师只有两栋板房,只能容下6个班,剩下的3个班要借用幼儿园的活动室做教室;教师周转房刚刚动工,支教队都是住在毛坯的砖房里头;除了校园广播以外也基本没有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刘继回忆,连上厕所都要到离宿舍五六百米开外的旱厕。
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刘继打退堂鼓,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在沙漠“种”出一片春天。
作为教务主任、副校长,刘继的主要工作是抓全校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从哪里入手?根据南疆国语教育过渡时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刘继想到了国语教育。
此后一个半月,刘继带领着同伴们开始了调研。“调研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本校的教学实况,二是本地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刘继说,调研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进班听课、跟老师交流、跟学生座谈。本校200多个学生、乡中心小学、和田县第三小学,三个学校走下来,仅调研笔记就写了十万多字。
没有白走的路。这一次调研,刘继编成了一本《巴克墩教学手册》,针对当地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国语教育的教材重新进行了编选,因地制宜制定了“六个一”国语教育方法体系,并在离开南疆之前将这套方法细致地交代给了当地的教师和新一批志愿者。
一年西部行,一生西部情
教师奉献教育,也是在成就自己,我们的心灵被上一代师者点亮,也希望能点亮更多的人。
六年级尖子班最优秀的学生阿丽娅?赛提日丁,非常善良可爱懂事、但是因为爸爸犯罪判刑而自闭、最终在老师关怀下走出来的买买提艾力……离开巴克墩小学的刘继时常会想起在那里的日子,也曾在无数场合回忆起那段时光,“虽然条件非常艰苦、工作很辛苦,但生活很简单、思想很纯粹。一帮善良充满热忱的人们,为了理想的目标携手并进奉献教育,为孩子们点亮一盏通往文明世界的灯,这是我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从未体会过的。”
因为饮食不卫生突发感染性痢疾,刘继不得不提前结束支教。
一年西部行,一生西部情。回顾自己的支教生活,刘继感慨颇多,“我非常喜欢‘燃灯者’的比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心心相印,灯火永延,教师奉献教育,也是在成就自己,我们的心灵被上一代师者点亮,也希望能点亮更多的人。”
“刘继,很高兴看到你成为新疆支教团的一员,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中的幸事,更是作为一位普通公民履行责任的难得的机会。无私奉献、不求名利、遵纪守法是我们刘家一贯的传统,现在我们这一代逐渐迈入老年行列,最多也就是发挥余热而已,只能将希望寄托到你们身上。人只考虑自己的得失将会枉来人世,为国为民默默奉献才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在刘继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这样一张聊天截图。那是2017年,在刘继即将踏上去新疆的火车时,大伯刘长林发给他的信息。刘长林是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一批师范生,一辈子都在湖南的乡村教书。
刘继说,每次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就会翻出来看看,长辈的嘱托可以点燃内心的勇气。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