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之于大学是什么样的地位?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曾表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底色,也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地方。没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很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为实现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继2014—2018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总体完成后,备受关注的新一轮审核评估又来了。
2022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打响了部省协同全面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发令枪,各省市及广大高校陆续开始为审核评估各项工作做准备。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象为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参加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国共有834所高校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先行参加试点的有7所学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衢州学院。
教育部在2021年2月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新的实施方案中,立德树人导向更加鲜明,设置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建立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等“负面清单”,从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学习体验和学校人才培养情况。
对高校采取柔性分类评价也是本轮审核评估的一大特点,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方案,分别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第一类评估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评估量大面广,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高校自主选择参与哪一类别的评估,以“一校一案”的方式避免“千校一面”,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定位。
此外,为了减轻学校的评估负担,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化了环节,实行线上线下评估结合的方式,对于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建设,不再考察具体教学要素环节,进一步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松绑”。
为给各省市的广大高校高质量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提供重要参考,2021年教育部对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衢州学院等7所高校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目前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学院完成线上评估工作、入校评估受疫情影响延期,其他5所高校试点工作均已完成。
经专家组线上与入校深度考察、调研论证、慎重推荐,各高校形成了多个具有理论先进性、实践有效性、示范推广性的本科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特色做法和实践案例,对同类高校破解类似难题、加快改革步伐有所启迪。
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清华大学高质量通过,专家组认为,清华在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上保障有力,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突出、示范性强,毕业生质量社会认可度高,是中国高等教育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教学聚焦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形成了“国际视野、学科交叉、创新为道、质量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全国高校面向全球的开放办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安徽大学致力于解决地方高水平综合大学存在的共性难题,走出了人才培养“安大路径”,“产业—专业—学业—创新创业”的教学综合改革有效促进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持续增强。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充分发挥坐落在雷锋第二故乡抚顺的地域优势,把雷锋精神融入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形成了具有雷锋精神底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常熟理工学院构建了以“三对接、六融合、八共同”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部门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在部分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的同时,各省市也迅速响应、破立并举,部署并推进本地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江西省于2022年4月公布了“十四五”期间参与审核评估的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九江学院、南昌工学院等26所院校。黑龙江省则有黑龙江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等25所地方属普通本科高校参与本轮审核评估。
部分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本土化、特色化的实施方案和工作体系,在评估指标上作了适当调整,引导高校特色发展。
其中,北京方案结合《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将评估类型细化为两类五种,在第二类中增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并针对不同评估类型高校增设共性及特色指标,以适应首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上海方案结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安排,将评估类型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3类。
浙江方案在指标体系中增加调整了7个指标内容,完善了3项审核要点,增加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国际合作办学的要求。四川方案增设“自选办学特色”一级指标及5个审核重点,新增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任选课比例、教师发展专职机构等指标项。陕西方案在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中增加了7个审核要点,为陕西高校提供更多的选择,引导地方高校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有的省份则加强了对评估结果的多维度运用,除了将评估整改结果与招生计划、新增本科专业备案挂钩外,江苏省将整改结果作为高校考核、项目立项、学位点申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教育部和各省市的协同下,此次审核评估实现了一省一案的创新,加入符合地方特色的指标项目,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选择,将评估当作帮助、促进当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负责人表示,全国共有834所高校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除去先行参加试点的7所学校外,在827所高校中,参加第一类评估的有99所,占比约12%,参加第二类评估的有728所(其中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评估的分别为185所、393所、150所),占比约88%。共有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参加本轮评估,其中选择第一类评估方案的99所,选择第二类评估方案的38所。
对于将要参评的高校来说,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审核评估不失为一次大考,提前做好准备迎接评估,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方案颁布后,众多高校召开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启动会,积极部署筹备。
“双一流”高校以审核评估为锚,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华东理工大学在评估启动会上明确,通过审核评估,推动学校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华理方案”。厦门大学专门成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机构,建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院系工作组”,实现本科教育自身的总结凝练提升。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征集落实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育卓越的教学质量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投入自评自建工作,凸显各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亮点,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广西大学校长韩林海则在动员大会上,提出实施“标志性教学成果倍增计划”,激发教学改革动能,全面推进各项迎评工作。
地方高校主动探索,加强学习交流。湖南工学院于2022年12月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邀请校外专家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把脉问诊”,检验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准备情况,为迎接明年3月份教育部正式评估做好充分准备。贵州师范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组织研究学习,结合审核评估核心指标、可选指标、近3年数据,分析研判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目前,除了正处于筹备阶段的高校外,南京工程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6所“部省协同”试点高校已组建专家组,正式启动线年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中间年,将会有更多高校动身,开启审核评估工作。
新一轮审核评估由原来的“教学评估”转变为“教育教学评估”,不仅仅是简单地增加了两个字,而是推动高校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尝试。相信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各大高校整体办学水平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是高校找差距、补短板、强优势、创特色的重要机遇,从而推动高校把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师,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效上,牢固本科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