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数字化赋能普法新高地 作者: admin 发布: 2022-09-15 19:26 评论关闭 几天前,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官方“抖音”账号对加班时长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动画解读,可谓干货满满。事实上,这一期数字普法节目的背后还有着这样的一组对话——。在普法领域,海淀区近年来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传统普法工作的转型升级,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出了更具互动性、聚合力、智能化的数字时代普法新高地,“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数字化法治文化传播格局已基本形成。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加班时长有上限,看看法律怎么讲。” “嚯!原来对每天和每月的总时长都有限制,这个必须转发,让老板也能看得到。” 几天前,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官方“抖音”账号对加班时长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动画解读,可谓干货满满。事实上,这一期数字普法节目的背后还有着这样的一组对话—— “能说说加班的事么,公司天天让加班。” “安排。” 海淀,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核心区,数字化已深度融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在普法领域,海淀区近年来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推进传统普法工作的转型升级,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出了更具互动性、聚合力、智能化的数字时代普法新高地,“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数字化法治文化传播格局已基本形成。 “七五”普法期间,海淀区强化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在普法中的运用,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海淀区司法局通过区级普法微信平台“海淀微说法”,陆续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普法惠民,共筑中国梦”“一分钟学宪法”等主题线上普法学习答题活动,并在全市率先建立区级普法抖音账号“海淀普法”,围绕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时事热点话题和百姓关注的法律问题,每周推送普法视频作品,累计观看量已达510万余人次。 现如今,海淀普法平台借助数字化赋能,已升级实现了大数据统计、智能化分析等诸多功能。 “在后台,我们不仅能看到用户点击量、转载量,还能分析出用户的普法关注热点和需求方向。”海淀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恩泽举例说,在今年劳动节前,他们发现用户对加班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同时发现很多劳动者虽然知道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费,但对于加班时长的规定并不清楚,因此对加班时长上限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解读,而通过数字化的动画形式,可以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法治要点的效果,后期也对相关留言予以了回复。 在海淀,数字化新媒体普法还是大家伙共同的事。海淀区教委领衔制作推出的国内首部校园安全教育电影《妈妈你真棒》,入选教育部、中宣部“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全网观看量超千万人次。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首创“互联网+预防”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在线举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治讲座,近22万人同时在线收看。海淀区人民法院开设“海法小微”栏目,以自制的微视频、微动画为新型普法载体解读群众身边的涉法故事,广受网友喜爱。 海淀区在应用数字技术新媒体平台助力全民普法的同时,积极通过普法工作助力区域内科技企业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与普法工作的双向互动互促。“七五”普法期间,中关村西区管委会成立“法治西区,创业乐土”法律服务团,引入“互联网+法律”线上平台,采取多种方式为双创企业提供“贴身式”法律服务。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主动进入科技企业宣讲法律,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为科技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海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鑫表示,“八五”普法期间,海淀区将持续发力,瞄准各类人群不同的法治需求,着力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建设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灵活运用微信、微博、App、二维码及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手段,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同时,海淀区将用好辖区内丰富的自媒体资源,与百度、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鼓励支持广大新媒体从业人员自主创作个性化高质量的普法宣传作品,加强对优秀自媒体制作普法作品的引导,并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全区普法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全时空匹配群众的法治需求。 来源: 法治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xuexi/3923.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