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个相当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985、211博士到基层就业会被鄙视,到底是学历教育的失败还是价值观的扭曲?”
关于这个问题,我主要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是现实社会的无奈(大环境影响)
成为名校硕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每一位名校硕博的背后,都是经历十多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而且经历层层的考验,最终才可以获得这一个成果。
硕博生考硕博一般想法都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生活条件,在找工作方面能更有优势一些。但是,由于现在内卷极度严重,硕博生涌进县城竞争基层岗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年受教育水平整体大幅度提升,高学历这一方面在竞争基层岗位所展现出的优势并没有像以前那么大了,大城市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高学历人才已经不再稀缺!
并且,工业界现在还没成熟到可以消化每年如此之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程度,导致大部分硕士博士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之难。
尤其是在当下的后疫情时代,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做这种选择是没得选,这是对自己来说最可行的路。
人生选择(个体自主选择)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认为学历教育和人生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历教育是主攻科研方向,主要研究本领域内的前沿课题,就本领域发展而言是成功的,可能某些已经毕业了的硕博希望能在本领域走的更久一点,但是这样做是需要大批资金支持,在学校有老师和课题经费可以支持研究,出了学校更希望有一个稳定工作来支持自己发展,和价值观并无冲突。
相比于进大厂找高薪,找个稳定工作发展提升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现在也有很多硕博去高校任教,他们也在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学历教育并无冲突。所以,每个人选择都不一样,只要有利于自己发展就是好的选择。
其实,就这个问题而言,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是正常的,并且不独是中国有,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经济震荡,不确定性上升的时候,人们都会更偏好成为政府雇员。
我觉得,无论硕博士生也好,还是本科生专科生也好,我们都不应该对其就业存在偏见,网络舆论也不应该对个体选择做出干涉,而是应该冷静理性分析。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跟随自己的内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