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一则因为其“智”,才智超群;二则因为其“忠”,彪炳千古,三则由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格精神。“诗圣”杜甫的缅怀诗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有人评价,小说《三国演义》在诸葛陨落之后,便黯然失色,一方面由于悲叹而不忍再读下去,另一方面精彩程度也似乎有所降低。也有人说,读《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不忠。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诸葛“出师未捷身先死”哀叹悲伤。
孔明去世时年仅54岁,不算高寿,我们不禁感叹,如此人杰,算天算地,何以没能长寿?
从小说《三国演义》中,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缘由,这代表了罗贯中的观念,也代表了千百年来民间形成的对这件事的看法。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缘由大致可归为以下两点。
一、损阴德而折寿
诸葛亮在平定南方的过程中,曾遭遇孟获请来的乌戈国兵马,国主兀突骨,不吃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这种藤甲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诸葛亮以他丰富的学识断定,“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采取火攻之法,打破藤甲兵。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
三万藤甲没一个能逃脱生还,孔明看着这种场景,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也无不感叹。战争结束后,孔明两次跟众人感叹,第一次说:“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第二次说:“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
由此可见,孔明自身也很清楚,如此残忍的杀戮,虽然有功于社稷,终究是损己阴德。阴德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淮南子·人间训》中便提到:“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乃至于我们传统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种文化观念中,大众会怀有一种敬畏心,而不敢放肆,行为更容易合于道德。另一层面,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一个对应的结果,都会都我们产生影响,乃至于佛家说不昧因果,也是这个意思。
《易经》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灾。可以说,中国文化从源头上就非常重视日常行为的善恶,并确定它会有相应的结果。从小说《三国演义》中,通过孔明自己的自述,我们可以发现,火烧藤甲兵,使乌戈国灭族的行为,会对他的寿数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他本人也持有这种观念。
将军的职业,往往注定与杀伐有关,这个是逃避不了的。但杀伐的正义性、仁义性,却是为君为将者可以主导的,换句话说,做一个杀伐之将还是仁义之将,是可以自己选择的。纵观历史上的各路名将,有好结局得善终的,多为仁将、儒将。
二、食少而事烦
诸葛亮与司马懿对战期间,由于蜀国运粮困难,宜速战不宜久拖,而司马懿又偏偏瞅准这点,坚守不出,避而不战。诸葛亮派人取妇人的衣服装于大盒之中,并附书信,遣人送至魏营。
信中说,“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后,压制心中怒气,还笑着进行回应。
司马懿问来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也就是说孔明吃饭睡觉还好吗?工作忙不忙?
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使者回答司马懿,丞相早起晚睡,大概多少钱以上的出入,就要亲自查看。司马懿跟众人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吃得少,干得多,这还能长久吗?使者回报孔明后,孔明感叹到,“彼深知我也!”
孔明跟众人说,“不是我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其他人不像我这样尽心呐!”
这可以说是孔明短寿的第二个原因,孔明这种精神这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正因为这一点,即使短寿,其文化精神却能泽被后世,永垂不朽。用孔明自己的话来说,即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这一死,是重于泰山的。
综合而论,孔明未能长寿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损阴德而折寿;第二,食少而事烦。这其实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点损阴德而折寿,对应的是我们文化观念中的“仁者寿”,行仁义之事,心怀善良,这样更容易长寿。第二,食少而事烦,对应的是作息规律,张弛有道,烦恼莫让上心头。
即便如此,孔明的精神仍然让我们折服、让英雄洒泪,这就是大仁大义胜小恩小惠,公胜私的道理;用现在的话说,其能量场便不在一个级别,这是中国文化固有的精神。在这个大的前提下,通过研究孔明未能长寿的原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启示,则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