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某中央遴选上岸人员的成功经验。
此人过去对材料工作一窍不通,就是政府口的一名办理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常年重复干着一些分内之事,不需要搞创新,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工作,保证不出问题即可。这看似简单,却隐藏着不少的心血和付出。久而久之,他对工作的兴趣越来越小,觉得工作很是枯燥无味,再加上原单位对干部调整慎之又慎,几年都没有动过干部,他就决心通过遴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起码可以换一个工作环境。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他也就本着志在必得、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始了复习之路,据他介绍,他的秘诀只有一个。
那就是?:把“十九大报告”背一遍?。
初听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全文,读一遍都要近3个半小时,要是背一遍,我觉得绝对不可能?。再说了,就是背一遍?能怎么着?难不成把政策方针性的内容背进考卷吧?带着这些问题,听完他的讲解,我豁然开朗,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感叹,“怪不得能考进国家部委”?。
?他说:“你背一遍,你就会对整个国家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万变不离其中,所有的工作都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这就不难看出,如果你掌握了十九大精神,那么你就能对所有工作有高屋建瓴地认识,然后具体对待具体分析,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你对某项工作的所思所想,化政策为具体措施,这就很容易抓住重点,甚至你写的内容和出题人想的结果出奇地一致”。
我瞠目结舌,傻傻问一句?:“你真背下来了?”
他随即问我?:“你随便提问”。
我问“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怎么说的?”
他想都没想地回答?:“在报告第五块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第三部分,专门用一个段落,也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瞪大眼睛听着,心中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一字一句地背着原文,我这时候想的事,他随便拿什么话糊弄我,我都会觉得是十九大原文,只要他不断断续续。结果他背完,直接拿出手机让我看十九大原文,真的是字句不差啊,我瞬间觉得他是个怪才?。
?我问:“你背了多长时间?”
他说:“我背了半年多”。
伴随着一脸的惊讶和敬佩他的坚持,我还是还是不明白,单靠背诵就可以考高分吗?
?我也就直接问他了??我说:“背下来就能考高分?”
?他说:“当然不是,我刚才也说了,背下来就能高屋建瓴,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阐述观点。但是还有个重要的过程,那就是啃句子”。
我更加不解:“啃句子?”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啃句子”时,显然是茫然的。
?他接着说:“是,你得把报告中每一段话搞清楚,进而把每一句话弄明白,也就是说,你每背诵一个段落,就要把这个段落的工作背景、现实状况给弄清楚,才能知道为什么报告会这么提要求。”
我如释重负……
他说:“你只有一字一句地去专研,才能真正掌握报告的精神内涵,简单靠背诵只能强其表不能强其里。研究其背景、意义,然后自己形成对该项工作的思维结构,构建自己对该项工作的知识架构,这样,你再遇到类似工作的题型时,你就很容易把握住历史背景,也就很容易理解出题人的意图,顺着出题人的意图去答题,能不得高分才怪呢”。
我豁然开朗,真的是豁然开朗,原来遴选复习还能有这波操作?。
我又问?:“你是怎么背诵的?”
他?说:“还能怎么背啊,一字一句呗。”
我说?:“哪有时间啊?”
?他说:“确实没时间,我平时工作虽然枯燥,但也得坚守岗位,但是为了考走,我真是废了不少功夫。比如每天下了班我就晚走一个半小时,这段时间就是分析报告的前因后果,把政策摸清楚,然后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开始背原文。周六周日,我基本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就这么坚持了半年多时间,把原文背完整了,把内涵搞清楚了,在做题的时候就有了思路”?。
?我说:“你真够可以的,笔试让你说的这么简单”。
他接着说:“不光是笔试,面试也用得着”。
我眯起的眼睛又一次瞪大了?。
他说:“面试无非就是理论?实操,综合分析就不必说了,报告就是一切,以小见大,背了报告,你肯定能张口就来,另外,综合分析回答得好,基本上也就确定了你的面试成绩了。实操这块,比如调研、应急、人际关系等等,也都是理论作基础的,调研怎么把握重点,报告里指导的有;应急怎么处置,报告里可以找到原则;人际关系怎么处,全面从严治党里边写得很明白。所以说只要掌握了报告的内涵,基本上可以和任何工作联系到一起”?。
我:“……”
我竟无言以对,只能投去敬佩的目光,目光所至,皆是无形的大拇指。
这哥们的成功上岸经验确实是我咨询那么多上岸人员中最为特殊的,也是最令我折服的,万变不离其中的复习方法,不下一番苦功夫,确实难得其真谛。
怪不得他能通过中央遴选,成为国家部委公务员。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