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李宏亮教授红遍网络,所授课程考试结束后,将63人的学生群解散。还表示为一学期的辛苦和努力感觉不值,和学生没有感情,永远不想和这些学生再打交道,江湖不见。
63名学生将聊天记录发到网络上,原本希望网友能够声援他们,没想到评价几乎都是一边倒支持李宏亮教授的,对于63名学生各种批判和斥责。
李老师负责么?
李老师绝对是一名十分尽责而且热血的老师。他在学期初建立63人的学生群目的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不知道大家的老师如何,据我所知专门建群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答疑的初高中老师很多,但是大学老师并不常见。
中小学老师每天有固定的坐班时间,除了上课一般都是在办公室备课和批改作业,课间和中午休息的时间耐心地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是中小学老师的常态。
大学老师除了授课以外,基本都有自己的课题研究,本科生课程下课之后学生很难再找到老师。除了学期末安排专门的答疑时间,平时很少抽时间给学生答疑,作业批改也基本是由研究生完成。单从这点上李老师绝对比很多大学老师尽责。
群为什么解散
能让一个如此尽责的老师说出江湖不见,可想而知他对学生是多么无比的失望,多么的怒其不争。
从李老师给出的理由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多么的懒散。其刚批完所指导的63名学生的作业后,发现绝大多数人没答对静力学的作业,80%不了解约束类型,没人认识他一再强调的动力学方程,绝大多部分还要靠他施舍20分才能及格。
老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一点的回报,学生不尊重老师的付出,老师又有什么理由不解散群呢。即便是我们常人,当你对一个人彻底失望的时候,你还会经常和他联系么?当你和一群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的时候,你留在微信群里还有什么意义么?
大学生的差距
对于其他人我或许不了解,我仅仅以我自己的学生为例,聊聊不同大学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
我2017年有一个毕业生考入了清华大学的建筑专业,是个很清秀的女生,今年本科毕业以后直接保送本专业的研究生。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和孩子吃饭有过一次长谈,聊大学的学习,大学的生活。
说到在清华大学四年的生活,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特别的累,但是特别的充实。她们专业大楼很多的教室是通宵不关灯的,一直有学生在学习,她每天晚上最早也要十二点休息,一两点是常态。清华特别注重学生体质,她高中时跑八百米特别费劲,到清华两年后经常参加十公里长跑和半程马拉松比赛。寒暑假都会到全国各地去做义工,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考入一般大学的不少学生,每天在朋友圈里秀的无非是吃喝玩,每天晚上的时间都浪费在聚会和游戏上,也经常一两点钟才睡觉,不过不是因为学习,而是为了联机打游戏,通宵游戏逃课也不少见,或许在考试前会被迫上两三天自习。60分万岁,最后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是学习唯一的价值!
实际上人和人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并不大,决定你未来成就高低的是学习态度的迥异。
为师者的无奈
总有人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事实上,对于特别上进的学生,即便你基础再差,反应再迟钝,老师都有拯救你的方法;而对于自甘堕落的学生,老师真的是无力的。
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什么都不落实,最后考试成绩要靠平时分的加成,还要老师给全班学生放水才能勉强及格。让老师怎么喜欢你们,让老师何以爱你们?这个微信群不解散,它还有什么意义么?
作为从教十多年的高中教师,我也有太多的无奈,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学习态度差异太大。有的孩子考试考了99分,主动找我分析错误;有的孩子平时作业基本靠抄,上课就睡觉,考试就三四十分。家长急得上房,学生我行我素,无动于衷。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空有一腔热血也是无能为力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国防七校之一,虽然不是985,但也是老牌的211名校了。希望这63个学生,不能代表所有的哈工程学子!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天之骄子们,四年的大学生活能充实度过,对得起老师的教诲,对得起家长的付出,也对得起自己最好的青春时光!
[我是教育遐想,关注教育发展和教育动态,如果您有独特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