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牺牲了多少人」

针对五四运动的多种阐释亦层出不穷。1928到1939年间,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经历了剧烈转变,直到1930年代末才得以基本确立。中共“五四”阐释内...
宣讲家文稿: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我们首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这是一场发生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当时的袁世凯政府想保持中立,但目的并没有达成。因为在战争爆发不久,日本借口与英国结盟,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中国就此被卷入了一战的战火之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的是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虽然没有直接派兵参战,但为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在当时,饥荒在中国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是支援了协约国大量的粮食,并且派出了17.5万名劳工到欧洲支援。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牺牲了2000多人,为协约国取得最终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获得胜利。大家认为,我们加入的协约国胜利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胜利了?当时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公理战胜强权”,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胜利果实,是所有协约国成员都能够享有的吗?也不是。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举行巴黎和会。当时的会议由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五个国家各出两名代表,组成了最高理事会。虽然权力掌握在最高理事会里,但是决定权取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意大利总理奥兰多。日本虽然也进入了最高理事会,但是没有决定权。当时日本的代表团是由牧野男爵率领的,他不是政治家,但是这个人老谋深算,擅长察言观色。他出席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争夺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以确立日本在东亚的优势。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谋求在东亚的地位了。其实时间还应该再往前推,从清末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了,只不过进程是一步一步地推进。但是美国对日本这个想法不支持,因为美国要限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势头,就拒绝了牧野的要求。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就是意大利总理奥兰多退出了巴黎和会,牧野觉得这是一个时机,于是他就提出来说,如果你们不能够支持日本在山东问题上面的主张,日本就拒绝签署合约并退出,就以此来威胁。当时日本是和英国结盟的,英国还想得到日本的支持,于是对于日本的要求,英国是默许的。

在1919年1月27日和28日的会议上,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王正廷和顾维钧据理力争,要求归还山东,但北洋政府外交次长曹汝霖在日本压力下却说此举纯属王正廷和顾维钧二人的“擅自行动”,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意思。这个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在考虑一件事,他认为意大利已经退出了巴黎和会,如果日本再退出的话,等于主要国家又退出一个,巴黎和会就没法开了。于是,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当时,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个条件:

第一,废除势力范围,就是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第二,撤退外国军队和巡警,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允许他国在自己的国土上驻扎军队和巡警的,所以中国提出这个要求是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

第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也就是国家的邮政系统,当时是在外国的把控之下的。

第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第五,归还租借地。

第六,归还租界。

第七,关税自由权,当时中国的关税不由自己说了算,是清末的时候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外国进行赔款的。

中国代表团认为中国是战争胜利的一方,理应把之前签订的这些不平等条约废除,所以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个条件。可以说这七个条件全部都是合理合法的,可是没有得到支持。在巴黎和会上,列强们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

在1919年4月22日、29日和30日的三次四国首脑会议上,美英法等国终于做出决定,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4日,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以反对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维护了我们的主权。应该说,五四运动对于中国代表没有签字,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鹿璐 北京市档案馆高级专家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鹿璐: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WWW.71.C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redian/4200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