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试科目为数学二,英语一,政治,836材料科学基础。首先是择校,因为本科是双非,而且材料方向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就业前景不是特别好,所以想选择一个材料方向特别强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根据自己观察往年的录取情况以及对学长学姐的询问之后,浙江大学是不歧视双非的,这也坚定了我选择报考浙江大学的信心。
报录比,录取人数,复试线,复试比及报考难度:报录比正常来说基本上学硕,专硕都是7:1左右(21年由于专硕报考人数过少,报录比接近2:1,复试线仅为320)。录取人数一般都是各30人左右,复试被刷的前几名有较小概率会校内调剂。(比如21年学硕被刷的可以调剂到专硕,22年只有专硕被刷的前两名可以调剂到工程师学院)。近五年学硕复试线(2018-2022):339,379,382,367,380。专硕复试线(2018-2022):355,375,375,320,365。复试比不高,一般都维持在1:1.3。浙江大学是国内名校,报考难度肯定是有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而且从21年开始材料学院专业课出题老师更换了,出题风格变化较大,因此可以参考的有价值的真题比较少,需要自己对课本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要学会融会贯通。这也使得报考难度有一定的提升,不过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择校,争取一战成硕。
初试经验:公共课数学,可以分为暑假前和暑假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是对知识点的系统学习以及适当的练题,后一个阶段就可以完全投入到刷题之中,真题,模拟卷以及错题,推荐660,880,李正元冲刺135,李林4套、6套,张宇8套,李艳芳3套(难度较大,慎重);公共课英语,暑假前主要是每天1个小时左右的单词背诵以及作文金句的积累,暑假之后就开始练习真题,可以预留一两套真题到12月份冲刺的时候来模拟;公共课政治,暑假结束之前看完基础课(徐涛网课),然后一直刷1000题(能多刷几遍就多刷几遍),直到肖8以及各种模拟卷出版后,就开始做套卷,大题看个人情况可以做可以不做,做完之后把选择题最好全部背诵,然后就是肖4,最少背2套,能全背完就全完背完,因为基本上每年都能押中很多题,我当时差不多背诵了2套半,主观题得分只有35分左右,所以正常来说背完的话,主观题40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专业课(836《材料科学基础》-杜丕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书目,没有那么多精力的话也可以只看一本也行):课本淘宝上可以直接购买,相关的真题、笔记之类的淘宝上售卖的店铺也挺多的,内容也都大差不差。(基本上就是本校学生的笔记,老师上课用的ppt,课后题的答案等)由于出题老师的更换,有参考意义的真题比较少,所以我把课本看的非常重要,暑期之前就开始学习课本,b站上有录制的杜老师的上课视频,自己课本看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学习,然后到暑期的时候就把课本看第二遍,大概20天左右可以过一遍,注意是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尽量搞懂,以及重要公式的理解背诵,然后再过第三遍,过完之后最好自己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然后开始做课后题,再做真题,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可能比较困难,可能看不懂题目,可以先自己思考,翻课本,看例题,实在不会的话再看答案,看完之后自己再重新理一遍思路,一定要动手写下来,不要眼高手低。真题就从2001年左右开始做,虽然说21年之前的参考意义不大,但是做一遍也是对课本的公式,概念的加深理解,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真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学长学姐给出的,官方没有答案,有时候可能有笔误,所以做题的时候不要觉得和给的答案不一样就怀疑自己。再一个由于专业课没有多少人交流,所以我一般对于看不懂、不理解的题目,会先把答案背下来,没事的时候再把题拿出来看,多看几次就会稍微理解一点。正常来说买的资料里面还会有一些别的练习题,到了后期的时候至少要做到课本例题,课后题,真题中的每一个题都要会做。(一定要写下来,不要觉得自己做过了,然后看一遍有思路就不写了)练习题最少都要看两遍,留个印象。(专业课最难的就是21年,22年的出题风格没有太大变化,沿用的21年,而且有部分的重复题目,正常来说23年风格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相对来说难度稍低)。
复试经验:由于疫情原因,大概率还是线上复试,综合成绩 = 初试总分/5×70% + 复试成绩×30%。初试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初试前10基本上不可能被刷。复试难度相对初试来说不是很大,参考书目虽然有5本书,但是老师问的问题基本围绕毕设,科研经历,本科学习课程,还有材料的测试。复试气氛整体还是比较融洽的,不要太过于紧张,老师们都挺和蔼可亲的,不要有太大压力。
学长寄语:世间万难:一拖二懒三不读书!祝大家坚持梦想,一战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