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她和他虽然同在宋朝,但是一个祖籍山东,一个生在四川两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苏轼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而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1155年。这也就表示在公元1084-1101年的这18年间,宋代词坛的两位史诗级大咖却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事实上,两者还颇有渊源。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离苏轼很近。许多人可能想知道苏轼和李清照是否见过面。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苏轼一生都在漂泊,而李清照年轻时一直生活在汴京,所以两人相遇的几率不是很高。
无论他们在生活中是否有交集,在宋词领域,却是神交已久。虽然一个是清俊的天才学者,另一个是气质上的才女,但他们都对生活充满热情,他们都是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
当年苏轼和王弗结婚,李清照嫁给赵明诚,结婚时,他们都写过一首“洞房词”,而“肉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情书。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苏轼。公元1054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两人结为连理。苏轼特地写了一首《南乡子》来纪念他们的婚礼。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这首词写的很有特色,因为大多数句子不是苏轼写的原创。而是苏轼根据前人的笔迹重新排版了的新作。在古代,这种创造方法被称为“集句”。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李清照,李清照有着顽皮和傲慢的性格。我想她不会像一个小女人那样天真无邪,而是活泼动人,像一个迷人的小精灵。
新婚之夜,李清照同样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丑奴儿》送给赵明诚: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阳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词的上半部分主要描写了风景,一阵微风和小雨过后,天气变得非常清爽,李清照的心情也非常愉快,于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了起来。
不得不说,无论是苏轼还是李清照,两首词写的都非常绝妙,既充斥着满满的诗意,又春风撩人,相比如今浮躁的社会,这种富有诗意的生活,也许才是我们所向往的。
苏轼和李清照作为文人,他们的一生可以说非常的传奇,经历过欢笑,也遭遇过磨难。但不管什么样的境遇,他们都能够寄情于景,将眼前所见、心中所想,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后人参考借鉴。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我们拥有网络,可以发掘我们感兴趣的一切。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爆炸,纸媒衰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读纸书,而是沉迷在社交网络,阅读一些内容“浅薄”的网络文字。
诗词,对孩子的滋养是贯穿一生的。
小时候,诗词能让他充满想象力、陶冶美感;长大后,关于诗词的记忆,会让他出口成章,甚至让他的举手投足,也能增加一份华韵的气质。
所以,会读诗的孩子,长大必然出众。
众所周知,2017年2月,年仅16岁的她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节目中“飞花令”环节武亦姝,她以613分(上海卷满分660分)再次让大家久久不能忘怀。
说到底,她今天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她从小学习诗文的积累。
但现实中,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古诗词,一读就犯困。哪怕就是会背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而且对古诗词的意思是一知半解。
其实,真的引导是要让孩子真的喜欢诗词,你看武亦姝谈到古诗词时眼里的光,诗词启蒙做得好,孩子自然而然就会爱上。诗词启蒙其实可以很有趣!
比如“小轩窗,正梳妆”“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诗词中的建筑——亭、台、阁、榭,你能不能分得清呢?
孩子可以跟着李白的足迹去看一看,蜀道难究竟有多难?去黄鹤楼感受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阔场景。
不仅可以了解到李白的远游足迹、杜甫的人生悲喜、苏轼的志趣一生,还可以了解到数字、流水、高楼、山川等重要意象在不同诗词中的变化。
地图、头脑风暴图、总结归纳图、时间轴图……应有尽有,通篇都在教孩子们如何去思考。
最大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就是:已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把中小学必背古诗词打通,条理清晰地给孩子们呈现了诗词背后的故事和脉络。
除了内容独特新颖,在插图上也都非常用心。绿色印刷,质量有保证,家长买的安心,孩子用得放心。
图文结合,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向。纸张细腻,保护孩子的视力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