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附中官网「我眼中的交大附中」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 学校曲江校区占地面积133亩 , 设立创新实验班... 2007年8月,交大附中曲江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8年9月1日,高中部完成整体搬迁...
上海交大附中:不是养老院,也不是集中营上海交大附中:不是养老院,也不是集中营

5月24日,澎湃新闻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刊载了对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的专访。

徐校长在答记者问时,结合家长颇为关心的话题——诸如上海交大附中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新高考与创新人才培养,给出自己的解答。

Q=澎湃新闻

A=徐向东

Q:包括交大附中在内的“四校”是上海顶级高中的代名词,你如何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

A:一所学校好不好,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第一个是社会赞誉度。这关系到家长是否愿意把孩子送到你的学校就读。交大附中从来不去参加所谓的学校质量排名,从来不刻意宣传“四校”,我们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二个是学生认可度。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学校到底怎么样?他们完全有判断能力,学生非常明白,网络上有个说法:“什么叫母校,就是自己一天可以骂八遍,却不许别人说一句坏话的地方。”

第三个是校友贡献度。好学校不只是眼前高考成绩好,更重要的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学校毕业的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当然包括对母校的支持和帮助。

交大附中毕业校友几万人,与学校的互动非常频繁,校友们经常走进校园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业、创业经历。

Q:交大附中如何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

A:交大附中是上海市最像大学的中学之一,我们和复旦附中一样,从成立之初就是三年制的寄宿制高中。交大附中的成立与曾经的工农速成中学密切关联,朴实、踏实的“实”作风是我们的传统,同时,我们也受到上海交大工科背景的影响,鼓励学生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我们的校园精神是“求实,求高,求新”。

我一直强调的是,交大附中不是“集中营”,也不是“疗养院”,我们有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也有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学校的育人方式就是八个字:“自主探索、相互激发”。这就是希望学生在互动中成长,学校倡导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比如,我们学校有学生自主管理、服务、活动的“模拟社区”,不仅包括其他学校都具有的“学生会”,还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自律会”、“服务会”。此外,毫不夸张地说,交大附中是“四校”中文体活动最多的。应该说,交大附中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

Q:十几岁的孩子,能管好自己么?

A:对于学生,我们真不用管得太多,教师管理的效果远远没有学生之间的自主管理效果好,这也是我从事教学、学生工作以来得出的结论。

自主管理源自于学生内在的驱动和心灵的向往,而学校的管理则是要他们外在的服从和遵守。

因此,交大附中一直在实施自主德育管理模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Q:你青睐什么样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培养又有什么侧重点?

A:我青睐的学生,是“十项全能”运动员。文化成绩要好,体育和艺术也在行,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认为高中阶段要重视社交能力锻炼,也就是要搞好人际关系。一名合格的高中生,要搞好和学校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亲戚朋友的关系、与社会人的关系等。孩子的成长,有几个关键期。

小学主要是习惯养成,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到了初中,大家都觉得成绩重要,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初中阶段,从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就是激发兴趣的最佳学段,并且这样的兴趣将伴随终生。

高中阶段,培养社交能力尤其重要,简单来说就是人的情商要高,这才是一生受用的。

Q:新高考改革目前在全国推进到第三批试点省份,上海是全国首批进入新高考的城市之一,你认为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有什么影响和改变?

A:新高考来了,大部分学校发生了变化。就交大附中而言,最大的变化是要应对自主招生比例大幅减少。

在新高考改革之前,很多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最高能达到40%左右,当时我们的毕业生有一半是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的,只要达到一本线,高校就录取。

新高考招生制度下,自主招生的比例缩减至5%,且自主招生面试是在高考“知分、知线、知位”之后,新高考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了变化:高考(语数外)、等级考、综合素质评价“两依据一参考”都需要我们相应作出调整。

简言之,新高考没有分数是无法进入面试环节的,但如果没有能力,就算进入面试也会被淘汰。

还有一个改变值得一提,学生进入海外大学的比例在不断走高。在2019年的海外大学申请季中,交大附中的学子们也表现抢眼,斩获了诸多世界顶级名校的录取。

我们不断探索将国际化的教学融入本土化的教育,旨在培养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国家栋梁之才。

Q:交大附中的科技特色富有盛名,有“科创交中”的美誉,你如何看待创新?

A: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我的观点是:创新人才只能是自主成长起来的,而不是被刻意培养出来的。通俗一点说,创新人才是自己“冒”出来的,而不是被他人“养”出来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冒”出来,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内在的心灵追求,任何人要主动进行的创新活动,显然需要拥有自由的心灵、自觉的追求、主动的探索。

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无论先天素质如何优良、环境资源多么优质、学习活动多么丰富,都难以出现有意义的自主创新行为,更难以产生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所谓的“养”主要是顺应孩子内心成长的一种教育机制,常见的“圈养”和“放养”就是常见的机制。

我们交大附中所希望的教育机制是基于学生的内心创新发展追求,给他们的发展留足空间,搭好舞台,由孩子们自己去“表演”。

我之前一直在说两句话:孩子们的创新素养,需要不断敞现和生成,而不能按照固定的模式预定和塑造;学校教育,需要敞开越来越辽阔的希望空间,而不是打造越来越固化的机械模具。

作为校长,我希望交大附中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思路就是:敞开更为开放的希望空间,敞现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的自由心灵、自觉追求、主动探索得以转变为现实的创新活动和实在的创新素养。

内容来源丨澎湃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redian/2653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