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了什么「地动仪为什么被移出教科书」

导语: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去调侃古人的智慧: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这里面可能确实是有夸大...

导语: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去调侃古人的智慧: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这里面可能确实是有夸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的很多东西,都借鉴了古人的想法,不过是把材料换了一下而已,这并非是我们吹嘘的资本;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古人智慧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了所谓的“打假”,但这样的“打假”是有依据的,还是别有用心?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地动仪,这是中国汉朝科学家张衡的创造出的传世之作,郭沫若为其题词“万祀千龄,令人敬仰”,这是对中国古人智慧的赞赏,也是现代人敬仰先人的态度,然而有些人,没有经过历史考察,却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吸引眼球,随意的抹黑先贤,属实不应该。

地动仪

东汉时代,地震爆发得颇为频繁,《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东汉期间的三十多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地震,山河破碎,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在经历过几次地震之后,心中不免有些悲凉“生命,这么脆弱吗?”。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为了让朝廷提及获知地震动向,为了能拯救更多的生命,张衡开始地动仪的研发之路,终于在阳嘉元年,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诞生了,并成功预测了西部地区的一次地震,这样的壮举让张衡万众瞩目,而这台候风地动仪比西方国家用机器预测地震的历史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然而,时间变迁,人类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纷争,战火似乎在人类的历史上就没有停止过,这也导致了古代众多文献资料丢失,这给现代专家复原文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以至于遭受到质疑。

遭受质疑

2010年,有位网友在网上质疑张衡地动仪的准确性,并在网上声明,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地动仪不过是上世纪复原的产物,而且那个地动仪龙嘴中的珠子并不能掉下来!

这个人可能眼神并不是很好,因为在课本插图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标注是复制品,并写明真品已经失传,但有的时候一个字眼就能引发热议,有些人并不会听这些解释,他们只会跟着一起起哄,本身就因为众多文献而失传的候风地动仪,遭受了巨大的质疑。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事情还没有平息,有位叫做方舟子的科普学者,再次提出质疑,称历史上记载陇西的地震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并不能作为证明地震仪的证据。

面对巨大的质疑声,教育部为了平息这场纷争,最终无奈将候风地动仪移除课本。

曾经参加过地动仪研究工作的研究员冯锐对此作此回应:方舟子并不了解地震这个领域。

可能方舟子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储备,但是属于术业有专攻,仅仅只凭借一己之词就否定千百年来的成果,是否有些草率?是否应该拿出更多的证据,而冯锐还说,那些史料是经过专业的历史地震学的专家审核过,如果想要提出疑问,请具体列出文献,不要口说无凭。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南朝】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其中记载候风地动仪共196字: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晋】袁宏(328年-376年)的《后汉纪·顺帝纪》记载候风地动仪:衡作地动仪,以铜为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合盖充隆……

【西晋】司马彪(XX--306年)《续汉书》记载候风地动仪: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

【结语】

很多研究人员都在奋力修复那些被遗失的文物,可能现在因为技术等问题,无法完全复原,但我相信,苦心人天不负,付出了努力就会看到希望。

张衡地动仪为啥要移出教科书,我们这几代人都被“骗了”?

不要轻易地否认古人的智慧,千年不腐的越王勾践剑,令人忌惮始皇陵墓,惊艳世人的三星堆等等,不能解释的东西还很多,为何要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redian/2641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