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貂蝉的故事,司徒王允设连环计,以侍女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最终达到诛杀董卓的目的。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并无貂蝉其人,但也隐约提及王允侍婢的事情。
“貂蝉”一词的本意其实并非指人,而是指的一种帽子。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有一种帽子叫“貂蝉冠”。“貂蝉冠”是秦汉时代官员的一种冠服,根据汉代应劭的《汉官仪》记载:“侍中金蝉左貂”,“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加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原来“貂蝉冠”是秦汉时代皇帝近臣侍中的冠服,那么又叫“惠文冠”又是怎回事呢?
貂蝉冠
根据《汉官解诂》的说法,“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铛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原来秦朝的“貂蝉冠”是来源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效法胡人冠服的成果。
秦朝统一六国灭亡赵国时,可能赵人这个很有个性和创意的帽子引起了秦国统治者的欣赏和青睐,因此,这种帽子就被纳入秦王朝的服制体系。依据应劭《汉官仪》所言,“予览战国策,乃知赵武灵王胡服也。其后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高祖灭秦,亦复如之。”
赵武灵王
那么,“貂蝉冠”为什么叫“惠文冠”,而没叫“武灵冠”呢?因为赵武灵王的时候,这种帽子属于草创时期,而等他儿子赵惠文王时期,才最后成型,故而叫“惠文冠”。
秦王朝还对这个帽子的造型进行了改造,即在金铛上装饰了蝉纹,然后,皇帝将这种帽子作为他的近臣侍中的专用冠服。由于皇帝的侍中大多属于文臣,因此,本来属于军人所佩戴的武冠,在纳入秦朝的服制之后却演变成文士的冠服。“貂蝉冠”的称谓,最早应该是秦王朝一统,厘定官员服制之后。
秦始皇
那么作为冠服的“貂蝉”,何以又成了美人的芳名呢?揆诸《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资料,并无“貂蝉”这个名字,但其中某些蛛丝马迹似乎可以窥出小说《三国演义》中“貂蝉”的人物原型。
譬如,《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自不安。”元代的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就以此认定,那个与吕布私通的侍婢就是貂蝉。
貂蝉拜月
关于这位在传说中扑朔迷离的神秘女子为何叫“貂蝉”?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里,有一段貂蝉对王允自述家史的情节:
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选入宫中,掌貂蝉冠来,故名貂蝉。灵帝将您孩儿赐与丁建阳。当日吕布为丁建阳养子,丁建阳却将您孩儿配与吕布为妻。后来黄巾贼作乱,俺夫妻二人阵上失散,不知吕布去向。您孩儿幸得落在老府中,如亲女一般看待······,昨日与奶奶在看街楼上,见一行步从摆着头踏过来,那赤兔马上可正是吕布?
陈红版貂蝉
依照元杂剧的说法,原来这奇女子早就入宫,而且是宫中典掌“貂蝉”冠服的女官,以职务代替真名,故而叫“貂蝉”。因为被灵帝赐予丁原,又被丁原嫁给吕布,成为吕布之妻。
元杂剧给貂蝉赋予了一个新身份,并非是无来历的王允家侍女,而是有名有姓的任昂之女,这任昂并非汉末三国之人,而是元末进士,明洪武初年,“起为襄垣训导,累官礼部尚书”。貂蝉的身份不断被提高,姓名也由此固定下来。
貂蝉
《三国演义》中,利用貂蝉对董卓施美人计的是王允,但是根据清代学者梁章钜《浪迹续谈》中引述别人的说法:
《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不可考, 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
不管是曹操,还是王允,似乎当时反董密谋集团确实用了针对董卓的美人计潜伏计划,“貂蝉”真是一流的女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