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丁谷树皮是谁(谁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而武松呢,书上对其外貌也有过描述,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对兄弟,论身材相貌本事,真可谓天壤之别,大哥身材短小、相貌丑陋,性格怯懦,弟弟人高马大、孔武有力、脾气暴躁,兄弟二人堪称“猫兄虎弟”,他们是谁呢?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武大郎和武松

施耐庵老先生很有意思,他与所有小说家一样,多少有点喜欢搞怪,尤其是小说人物设计方面,都遵循“反比例”的规则,往往头衔越长的人本事越差。武松的武艺不必多说,景阳冈上抖威风,独臂行者擒方腊,估计能打得过武松的人应该屈指可数,然而武松的外号只有两字“行者”。

与武松同一个娘生,同一个爹养的武大郎则判若云泥。不但处处受人欺负,最后还被老婆亲手送完“一程”。水浒传中,没有太多有关武大郎的描述,反倒是金瓶中曾说道: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蕤,起了他个诨名,叫作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虽然没有兄弟那般英雄气概,但武大郎也不白给。“三寸丁谷树皮”是整部小说中最长,也最令学者感到头疼的外号。因为古人写书立著时,没有标点符号,整部书都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让很多研究武大郎的学者非常犯难,到底“三寸丁谷树皮”到底是什么意思,思来想去只好给出不同的答案。

01三寸丁与谷树皮

这是一种常规的认知,把六个字切开分成两半,即三寸丁与谷树皮。三寸丁自然很好理解,丁是男人的意思,三寸则是形容东西比较短小。比如古代人喜欢裹脚,脚越小越代表着美感,三寸以内称为金莲,三寸到四寸称为银莲,大于四寸叫为铁莲,要是超过五寸六寸连嫁人都有困难,所以有诗曰“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由此可见,“三寸”是用来比喻短小,也就是说武大郎的身材比较矮。

再说“谷树皮”。笔者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并没有找到谷树,却发现有一种植物叫有谷皮树。它是一种落叶灌木植被,不会生长得太高,谷皮树的树皮非常粗糙,但药用价值非常高。《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曾记载,名士周伯况因王莽篡汉,而谎称身体有疾病不出门,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再次征召他,周伯况便带着一定谷皮树做的帽子前去拜见刘秀。

周伯况之所以要用谷树皮做帽子,只要是想表达自己是个既没长相也没才华的平民,试探一下汉光武帝。所以,用谷树皮来形容武大郎,是说他长得又矮又丑且皮肤很差的意思。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02三寸、丁谷和树皮

虽然第一种说法被大家普遍接受,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世上没有“谷树”,要不就是原著作者疏忽大意,出现写作失误。后来,复旦教授钱文忠先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钱教授认为,应该将六个字分成三部分去理解,即“三寸、丁谷和树皮”。

三寸的解释依然不变,是说武大郎的身材矮小;树皮也一样,是说武大郎的皮肤干裂粗糙,重点就在“丁谷”上。

因为遥远的天山山脉中,位于吐鲁番吐峪沟有一座丁谷寺。这座古寺早在唐代时因为地震毁掉,有关它的描述却详细地记载于《敦煌石室遗书·西州图经》。丁谷有可能一种颚音类语言发音,隶属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在吐火罗语言中,丁谷的意思是洞窟石室。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所以,再把武大郎的外号“三寸丁谷树皮”连在一起解释,意思是说“生长在洞窟石室里的树木”。大家发挥想象力,一棵小树长在石室里,常年见不到阳光照耀,必然难以长成一棵栋梁之材。

似乎钱文忠教授的解释也非常合理,但也存在一个疑问。无论是水浒还是金瓶,它都是一本通俗演义小说,原作者在铺设故事情节和构造主角人物形象时,都采取非常通俗易懂的词语,有必要会对一个边边角角的小人物大费周章吗?

武大郎外号“三寸丁谷树皮”,是何意思?复旦教授有另一种解释

何况早在公元8世纪左右,最后一支吐火罗人消失于历史长河,吐火罗语变成一种死文字,明朝人又是如何了解吐火罗语呢。所以,虽然钱文忠教授的学识渊博,曾提出不少文史领域的真知灼见,但这种解释方法,似乎略有牵强,作为一种补充也不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redian/178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