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复习半年多,除了工作不敢耽搁,把所有自己能支配时间差不多都用在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全国勘察设计注册考试的一种)的复习上,加在一起至少有上千个小时。疏远了朋友,委屈了家人,累坏了身体。
北京今年因为疫情停考,我只好跨省报名了河南考试。口头上讲至少看看真题感受下考场气氛,但是心里想必须一次性通过,不能再受二茬罪。年龄大了,工作和家庭事情多,复习的时间成本太高。而且自我感觉复习效果还行,辅导书和历年真题做了三遍。很有几分必胜的信念。
以前古人都是进京赶考,我这回是出京赶考。虽然有出租车和高铁,比古代的驴车方便,但携带这一箱子加一背包的书,也着实累人。订的宾馆离考场已经够近了,但也有几百米的路程,箱子轱辘愣是给拖坏了一个。身体方面,考前一个月身体开始出现状况,客场作战怕再出现状况,备了各种药。还好这次身体是顶住了。但是没休息好,关键的案例考试的前一夜,宾馆里有人大喊大叫到半夜一点多,我只能闭目养神忍着。就这样,10月17日,18日连考四场后,我筋疲力尽地返回北京。
考完以后,我在网上看了考题分析,这题出的是真难,感觉就是再让我考一次,可能还是通不过。命题组组长,北勘院副总工杨素春(同济毕业,曾经是注册岩土考试的状元)上任三年,次次出手不凡,题目创新性极强。2018年她上任第一年,通过率仅5%,比之前武组长时代大幅下降。
真切感到岩土考试比结构考试容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惜我今年才第一次参考,浪费了多次机会。现在不是专门干勘察和岩土行业的人,比如像我们这种只在结构地基设计上了解些岩土知识的半专业人士,要想考过岩土需要恶补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而且几乎没有边界。
有人劝我坚持下去,但是坚持的成本太大了,而且必须承认身体衰老的自然规律。有人劝我放弃,但是考过岩土的夙愿在我心里至少已经八九年了,我可以告别青春,但我可以告别理想吗?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正常继续,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我可以看看闲书,写写随笔。考不考的明年再说,有的时候也不能过于执着。[愉快][愉快]
(出发之前书籍资料装箱)
(一箱子不够用,还装了一背包)
(这是考友复习用过的笔,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