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自认为很“优秀”的人,凡事侃侃而谈,看似无所不知,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懂”。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其实不然,在新的一年里,该如何避免陷入“元无知”的漩涡,让自己变得“真优秀”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科技
头条
“元无知”心理: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知道吗?心脏是一种肌肉;古埃及人的书面文字是象形文字;太阳是恒星;美国是晚上时,别处也许是白天……以上问题,都出自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关于“事实知识”的实验,被记录在他的著作《知识大迁移》中。实验结果既有趣也值得我们深思:10道本该由一年级学生掌握的事实知识,却让大部分美国成年人束手无策。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在悄悄改变,不少人笃定地认为,我们不必了解具体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想用的时候在哪儿能找到它。的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变“大”了,世界也变“小”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一键搜索”的便捷,常常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却陷入了“元无知”的漩涡。比“无知”更可怕的是,你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换句话说,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社交网络的影响在不断壮大,信息以惊人的速度被生产出来,再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去,随后又以惊人的速度贬值过时。我们一边忙不迭地点击,一边忙不迭地遗忘。你以为自己认得从家里开车去机场的路,你以为自己是部门里最深谙职场之道的人,你以为自己就算被落单在沙漠也能顽强生存,你以为当发生交通意外时自己能沉着应对……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坐拥知识,无所不能。然而世界那么大,在那口被命名为“元无知”的井底,聚集着好大一群刚愎自用的“青蛙”。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网搜索,那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应该搜索什么——这是《知识大迁移》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当知识从“云端”被我们信手拈来,每个人都开始变得越来越“无知”。
专家声音
达克效应:愈无知的人反而愈自信
任职于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认知科学先驱兰道尔,曾计算过人们一辈子究竟可以掌握多少信息,即人脑的知识库到底有多大。假设我们在70年的寿命中,所习得知识的速度始终恒定,那么兰道尔所尝试过的每一种测量方法,大都指向同一个答案:1GB。然而,那些拥有“迷之自信”的人们,却总认为自己顶着一个“256GB”的大脑。
为何愈无知的人愈自信,愈博学的人反而愈谦虚?广州大学心理学讲师刘百里解释,其实是“达克效应”在作祟。“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很幽默,又或者业务能力很强,然而别人对他们的真实评价却并非如此。”刘老师告诉记者,“达克效应”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大卫?达宁和贾斯汀?克鲁格,曾共同发表《你并不了解自己无知》的研究,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也就是说,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思考。如果我们在“元认知”上存在缺陷,就很容易在达克效应的推动下,陷入“元无知”的漩涡。“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造就自信,意思是,当你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评估情势,就很容易高估自身的能力。”
刘老师说,“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拜见客户还是亲戚聚会,那种完全游离在人类逻辑以外的人其实并不少。他们习惯在工作中哀怨连天,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小看了自己,直到真正遇到困难时才知道之前根本就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