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办大学「中国个人办大学」

你是不是想找:民办大学「中国个人办大学」

七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2022年10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70周年校庆。

这所地处湖北武汉的国际名校,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它也以70年“追求卓越,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新中国创立、发展、创新高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之路,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华科大校长尤政表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这是华中科技大学70年峥嵘岁月的主脉。”

华中科技大学70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9月13日上午8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举行202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校长尤政院士为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深情寄语7000余名新生。 记者高勇 胡冬冬 通讯员 高翔 摄

为国家解决问题,要把路开出来

10月5日,曾任机械学院工程测试实验室主任,今年已74岁的杜润生来到久违的教学楼,看到东一楼测控实验室,数十台国际最先进的大型测控设备整齐排开,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测控实验室……一体化实验中心总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现代化、智能化的实验中心让杜润生不禁连连感叹:“现在的学生们,幸福啊!”

在杜润生的印象里,机械学院的实验室从来都是“为国家解决问题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跟随杨叔子院士以及学院同事们一起探索断丝定量检测。当时,矿井中因钢丝绳断裂引发的伤亡事故不少,而钢丝绳断丝的定量检测,即钢丝绳每一导程中断了多少根丝,断在什么地方,是一大难题,国际上也未能解决。

这是一块硬骨头,1985年,杨叔子院士和科研团队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攻下了这一国际难关。“当时国际权威对断丝定量检测的看法是,即便可能,那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团队却坚持,中国人怎么不可能做到?我们要把路开出来。”1992年,这项研究获得国家发明奖。

如今,在实验室里并排兀立的“巨无霸式”智能装备中,学生们刻苦学习机械、电子、计算机、数学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库等不同学科知识,探索工业应用创新型实验的新路。

“面向国家需求,是我们华科大机械人一以贯之的目标。”杜润生说。机械学院70年发展,是一部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奋斗史,也是华中科技大学“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的缩影。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缺医生,缺建筑师,缺技术人员,缺各类人才。为回应国家的重大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中南同济医学院(后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后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几乎同时在武汉新建。

2000年5月26日,三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这里走出了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英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天通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以及7位华为副总裁等科技创新创业精英……

华中科技大学70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项目启动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将论文做在第一线,研究成果要用火车拖

10月4日晚,一部由华科大在校师生、校友主演的话剧《生命之重》上演,该剧以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华科大机械学院教授段正澄的事迹为原型创作,展现了科学家的大师风范和家国情怀。

细数段院士一生,“一线”两个字一直是他科学生涯的始终两端。据他的老同事李柱教授回忆,段正澄1957年从机械系机床刀具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就带着学生一起到武昌第三机床厂和孝感机床厂“开门办学”。将科研论文做在第一线,将发明创造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李柱说,段正澄院士的务实精神和团结实干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别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论文)要用自行车拖的话,他的研究成果(连杆自动称重测量仪,曲轴高速自动磨床、动平衡机、医用全身伽马刀等)要用火车拖。”

一线,就是华科大人最爱的用武之地。

建校70年来,华科大培养了70余万名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立足中国大地,奋战在祖国的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建设、医疗和健康建设一线,仅光谷就集聚了10.5万余名华科大毕业生。

近五年来,华科大有3000余人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研究生支教团,有1000多人赴基层做选调生,有近3万人进入国家重点单位。

9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在高校典礼育人微党课讲堂上公布了这些数字,他说:“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领域、战略行业、重大工程、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是华科大人的主旋律。

华中科技大学70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22年10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绿园餐厅,挂着两张不同时期华科校园风貌图。记者 胡冬冬 通讯员 高翔 摄

白手起家干大事,创新“逆袭”争一流

9月27日,华科大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总投资21亿元,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性能参数领先的脉冲强磁场设施。目前,它也是我国唯一的脉冲强磁场设施,建成以来,创造了64T脉冲平顶磁场等多项脉冲磁场参数世界纪录;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为117家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实验1585项,取得了包括发现对数周期量子振荡、最高临界电流密度二维超导体等系列重要成果。

“事非经过不知难。”说起当年从零开始的建设经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不无辛酸。每一块电路板设计图、每一个零件都得自己绘制和安装调试。脉冲磁体的绕制工作要求十分严苛,上万次的重复动作,不容一丝差错,没有“回头路”。

华科大人做的事常常“白手起家”,而做成事则依靠的是创新。脉冲强磁场从无到有到强,王俊峰认为,得益于多学科、跨部门协作,更要求大家凝心聚力,不计个人得失。

“逆袭”的故事并不孤单,在光电子领域再次回响。作为华科大激光科技开拓者之一的黄德修教授讲述起当年他们“触光”的经历:“我负责研究激光布线子项。这是名副其实的白手起家,无现成的资料可依,也无法获得激光设备。更有甚者,当时激光科研组成员此前基本上未见过激光,有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激光。”

从不知激光为何物到光谷的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黄德修认为,就在于大家解放思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通“实践—理论—实践”的全链条创新,“依靠拼搏精神和不断有年轻人加入所产生的活力,不断产生一些创新性成果”。

创新引领发展,责任彰显担当。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努力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背后都有一个“以实干创一流,以创新致卓越”的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陈晓彤)

【编辑:姚昊】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7729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