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曾对清代官员的出身做过粗略统计,尚书、左都御史、总督、巡抚这四个职务,进士出身的占到41%左右,不难看出在高级文官队伍中,进士占了很大的比率,但还是没有过半,这也意味着,清代有大部分文官都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
那么,除了科举以外,清代还有哪些入仕渠道呢?
第一种是贡监生
贡监生入仕是明清两朝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举贡(举人资格入监)、荫监、优监、恩监、例监(捐纳入学)等五类监生,以及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例贡等六类贡生。
按例,国子监的贡监生,是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以通过考试入仕。不过贡监生任职的级别都不高,大多是州县佐贰官,主要是州同、州判,县丞、主簿一类的。只有荫监生的授官较高,一般比父亲的官职低四品。如父亲是大学士,那么荫子授五品。
第二种是世爵世职
世爵世职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宗室爵,是指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以及世职将军等。宗室王公无需科举,凭其皇家王公的尊贵身份即可预政、任官,这一点不用细说,是一种传统的贵族政治残留。
另一种是异姓爵位,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异姓爵位都是以军功获封的,因此旗人占了多数。
乾隆以后异姓爵位授官形成定制,公以下云骑尉以上,可以担任都统以下护军校以上的八旗武官。此外,子爵以下的还可以担任文官,而且级别一般都不低,为各部郎中、员外郎。
不过有世爵世职的异姓贵族子弟,也不是都可以入仕为官的,他们需要在八旗官学中学习,等到年龄够了并通过考试后才能授官,这些人因为不是凭真本事当官的,所以整体素质不及科举出身者。
第三种是保举
这种情况不普遍,在清初时比较多见,乾隆以后就很少了。清入关时中原尚未统一,需要大量的人才充实统治机构,这一时期,举荐就是最常见的办法。比如多铎领兵下江南时,每攻陷一城,就会举荐许多当地名士为州县官。
康熙以后国家承平,加上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故而举荐为官的情况也就少了。但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不能胜任一些特殊的岗位,如河道系统就是个专业的部门,满腹诗书是不能堵住黄河决堤的。
所以为了选拔某些方面的特殊人才,朝廷也经常让在京官员及地方督抚举荐。此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也曾举行一些制科,如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等,考试合格者即可授官。
第四种是吏员考职
清代官与吏的区分是很大的,吏不属于官员的范畴。主要是指各衙门中的书吏,按照规定,吏也是可以通过考试入仕的,不过吏的身份地位不高,所以即便通过了考试,所授的官职也很低。
乾隆十五年以前,吏员考职,任用的都是正八品以下至未入流,正从八品、正从九品加上未入流,一共才五个等级。到了乾隆后期,吏员考职授官,就仅剩下正从九品和未入流了。
不仅如此,朝廷对吏员出身者还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担任正印官(知县、知州一类)。而且任职仅有五年,五年期满后必须离任回籍,官府还要对其加以督促,如果出现滞留,就要面临处罚。
第五种是捐纳
捐纳就是花钱买官,捐纳是康熙皇帝开的头,目的是通过捐纳来弥补国库收入的不足。尽管康熙是在平定三藩后,鉴于财政困难的不得已之举。然而这一举措一直被沿袭。
乾隆时期国库充裕,捐纳现象依旧存在,原本朝廷也不差这点银子,但乾隆却有一个谬论称捐纳是“补科目所不及”,意思是说通过捐纳这条渠道,可以选出一些特殊人才。但有一点还是肯定的,乾隆之前,捐纳尚在可控的范围内。
到了道光以后,捐纳就成了户部每年固定的大宗收入之一,捐纳之风也因此大盛,国库每年都有数百万两银子的进项。
捐纳入仕同样也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在吏部、户部、礼部任职,不能担任学官,且在京最高不能超过五品,任职地方最高不能超过四品。毕竟是花钱买的官,朝廷终究还是不放心的。
上面所列的几种入仕渠道,是除科举选官以外最常见的形式。但应该也不是全部,比如旗人中也有很多人是通过侍卫这条路走上仕途的,还有一些是普通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军功起家,比如乾隆朝的一等公海兰察,其身份就是个普通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