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每当历史的车轮驶到重要节点,人们总会回望来路,冀望未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浙报集团湖州分社《南太湖观察》栏目推出“喜迎二十大·走读新湖州”系列报道,选取十年间,湖州市和各区县最具代表性的亮点成就,开展蹲点式报道。敬请垂注。
还记得电影《卧虎藏龙》中李慕白踏着竹浪与玉娇龙打斗的经典画面吗?这是安吉大竹海第一次惊艳于世。
以生态优等生行走于江湖的安吉,如今蜚声中外的远不止大竹海这样的好风景,还有更多新鲜玩法带来的好经济。
你看,安吉竹农重新背上砍刀,上山修竹梢,这样细致养护毛竹林的景象又回来了。
“养护好了,毛竹林里的新鲜空气能卖钱!”竹农说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当地4.95万户农民正在经历的一场名为“竹林碳汇”的综合改革。简单说,就是收储竹林里的“空气”,经过一系列流程,再卖给有需要的购碳群体。
今年,安吉拿到了进入省内碳市场交易的“入场券”——全省首批林业增汇试点县和竹林碳汇交易试点县,好生态变成好“钱”景的通道又多了一条。
安吉县城 共享联盟·安吉 夏鹏飞 摄
十年来,从中国美丽乡村到中国最美县域,再到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安吉在生态价值转换这条路上,一直走在前列:《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成为国家标准,首创的“两山合作社”在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建设……
眼下,如何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安吉正再战竹林之巅,蹚出一条新路。
绿水青山可持续“变现”
竹子是安吉的一个符号,去年当地竹产业总产值154.2亿元。
百亿级产业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危机。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市场需求断崖式下跌,毛竹价格持续低迷,当地竹子由原来的每百斤最高45元下降至20元,直接导致竹农收益逐年下降,林农砍竹没了积极性。
提高竹农收入,是安吉当下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而试水竹林碳汇,成了安吉竹业发展新模式。
安吉竹林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去年12月28日,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启用。经营模式是,村集体将农户的林权统一到合作社,集中经营,持续产生碳汇。这些碳汇被“打包”收储到当地两山合作社,再通过金融让利惠企等政策,交易给购碳企业。
平台上线当天,首笔交易中,大里村等5个村合作社卖出2.14万亩竹林3年产生的竹林碳汇,根据当时交易价格,“竹林空气”的收益达到108.62万元。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应忠东说,比起原来分散在农户那儿经营,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安吉竹林碳汇交易量已经达到2.49万吨,交易金额169.12万元,购碳对象数量20家。
十年来,安吉不断拓宽百姓增收的路子,推动绿水青山可变现、可增值、可持续,依托项目和产业,让一座座山“点绿成金”,一滴滴水“价值千金”。
递铺街道鲁家村以“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用一列“小火车”串起了村庄“大景区”,村民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灵峰街道蔓塘里引入零供地“大地之光”项目,开发民宿、热气球、露营,村民每年可拿到景区门票收入分成;天子湖20个村成立强村公司抱团发展,市场化经验,公司赚钱,村民拿分红……
上墅乡民宿老板通过直播介绍古道竹林风景 共享联盟·安吉 张卉 摄
撬动竹业二次振兴
经过测算,安吉毛竹林每年可产生碳增汇量近34万吨,每年可产生碳汇收益2380万元。卖碳就知足了?显然不是。
安吉要干的是,以竹林碳汇为支点,撬动金融杠杆,振兴产业。
比如,激发农户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推动竹林“重生”。
又比如,集聚竹林资源,实现统一经营。
82岁的余诚是报福镇景溪村的老会计,也是第一批将竹林流转给村合作社的人。他的竹林靠近公路是上等竹林,流转时,很多人说他“犯糊涂”。
余大爷没去争,表示以前是“分田到户”,现在“抱团发展”,“如果修林道破坏谁家竹林,大家也没个糟心事,毕竟收益不减,不操心。”
“等流转金到村里,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村党总支书记黄大伟想得更多,修林道、建老年公寓、投资项目等一系列工作早已排好计划。
报福镇竹林间农户忙着种植杨桐 共享联盟·安吉 张卉 摄
景溪村共流转12811亩毛竹林,平均每亩流转金400元左右,30年总的流转金超过1.5亿元。未来的这笔钱,不仅是及时雨,更是保障村子长期发展的源头活水。当下,全县已组建村毛竹林合作社119家,毛竹林全部实现流转。
“培育好竹林,就有碳汇和竹材,生态环境也更好。”只是,竹林碳汇在推进过程中,安吉县林业局森林碳汇科科长诸炜荣还有自己的担心:如何激发农户参与竹林经营的积极性?
眼下,景溪村要组建几十人的毛竹砍伐队;大里村的省竹林生产机械化试验基地月底即将投入使用,机械化管理毛竹需要更多的职业农民……在“拿租金、分股金”的基础上,这些尝试,让农民有了更多经营竹林“挣薪金”的选择。
“生态佳”迈向“生态+”
浙江大学研一学生冯碧鸥第一次来安吉,她感觉“安吉的天空干净、透彻。走进乡村,发现美丽乡村名不虚传。”
“城里乡下一样美”,归功于安吉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每个行政村一盘棋规划,推进环境整治,实现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3项治理措施全覆盖。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方案,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之后,安吉的乡村,水库边造出阳光沙滩,竹林间建起玻璃漂流,废弃矿山有了美术馆……面貌焕然一新,村庄变景区。
现在,每逢周末,沪苏杭的都市客如候鸟般来到镶嵌在安吉山水之间的露营地。仿佛一夜之间,露营经济兴起。
相比于“自然生长”的露营,安吉更侧重通过制度发力来加快生态价值实现,进行了“两山合作社”、竹林碳汇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新打法的探索。
闲置老厂房成了智慧停车驿站、废弃矿坑变身“小冰岛”……一批曾经被忽略的乡村闲置空间上演美丽蝶变,成为村集体增收、村民就业创业的好项目。
美丽乡村 通讯员 殷兴华 摄
从“卖资源”到“卖风景”,从“小散乱”到“高精尖”,安吉十年来的发展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2022年度县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佳样本”榜单于日前公布,安吉荣登榜首。除了持续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表现突出,底色绿、势头好的工业经济成绩单也为安吉加分不少。
特别是近些年来,安吉围绕产业结构更新、发展模式更绿、经济质量更优这个目标,聚焦工业、金融、建筑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绿色改革,持续激发发展动能,推动“生态佳”迈向“生态+”。
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路径持续增多,安吉的生态变现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乡村振兴的新故事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