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学「中国免费的大学」

中国高校的师范生教育在实行收费的道路上行进近10年之后,在2007年走到了一个交叉路口——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从这一年开始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据教育部师范...

西南联大,一所只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却先后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但是如今提起西南联大,很多人却都不知道,这主要是因为,在如今的大学中,找不到西南联大的名字,就算有人知道,大多数也只是知道那是朱自清、闻一多等大佬云集的学校。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对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此后,国民政府确立了一边发动抗战、一边兴办教育的救国方针。国民政府丢掉东南沿海的工业基地和重要港口后,失去了最主要的税收来源,财政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就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仍然投入巨款到教育当中,免除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学费,甚至提供免费食宿。当时,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八年抗战的艰苦环境下中小学生的总人数不减反增。

蒋介石的教育政策,不仅为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还为战后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复苏保存了元气。就在前线战争非常紧张、财政出现崩溃前兆的1944年,国民政府仍然坚持对外派遣出国公派留学人员,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就在这一时期派遣出国。

中国最好的大学,只存在了八年,为国人留下无数瑰宝

国立西南大学由国立北大、国立清华、南开大学合并而成,因为战事,三所学校无法继续开办,只能迁往大西南。1937年至1986年,这所仅存在了8年的西南联大,毕业了3882名学生,却有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正道)和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分别是黄坤 、刘东升、叶杜政、吴正一,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赵九章、郭永怀、陈芳云、涂守玥、杨家池、王希吉、朱光亚、邓家贤),171名两院院士,人文学科硕士100余人。为什么只有8年的西南联大在当时的抗战斗争中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

在西南联合大学除夕增刊编辑的《联合大学八年》(1946)中,在“联合大学教授”部分有一个类似于“小引语”的插图,其中说:联合大学教授179人:90人在美国,38人在欧洲,18人在英国,3人在日本,23人没有出国留学;常务委员三名:两名在美国,一名没有出国留学,五位院长都是美国医生, 26名系主任,除中国文学系外,2名留欧,3名留美,均在美国留学。当时中国最杰出的人物几乎都汇聚于此。

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其办学条件正配得上这四个字。在这所世界上堪称最简陋的大学里,学生们住的是土墙、草顶的茅草屋,窗子用透风的木格堵上。在这种条件下,教授们依然严谨治学,学生们也是“救国不忘读书”。图书馆的座位极其稀少,学生们就去茶馆看书,在那里“泡”出了不少的论文和作品。遇到日机空袭的时候,学生们一边“跑警报”,一边带上书随时随地阅读,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940年初,路过昆明作演讲的林语堂看到这一情景,大为惊叹:“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中国最好的大学,只存在了八年,为国人留下无数瑰宝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战时期教育方面的一个缩影,它与中国的历史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岳飞的《满江红》里面的那句慷慨激昂抵御外辱的名句,饱含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西南联大借用《满江红》的曲调,填了一首激荡人心的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祯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身处战乱年代,联大学子心中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们站在时代前沿,为争取自由、民主与和平奔走呼喊,还以实际行动参与了爱国运动,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面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危急,许多国民党要员和文化界人士被困香港,无法脱身。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孔祥熙竟派飞机抢运家人和洋狗,中外舆论一片哗然,联大同学尤感愤恨。于是,一场自发的“倒孔运动”爆发了。

抗战胜利前夕,云南政府突然宣布改组,与当地驻军发生冲突,昆明市民惊慌不安。联大学子和云南各大学一起宣布罢课,参与反内战,呼吁和平的游行。这就是“12?1”民主运动,最终促成了停止内战、协商一致的局面。

中国最好的大学,只存在了八年,为国人留下无数瑰宝

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维、于冠英、王力、沈从文。后排中着西装者为张怀瑾)

在那个物质短缺、饥不果腹的背景下,西南联大留下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在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钱穆的《国史大纲》、朱自清的《新诗杂谈》、闻一多的《楚辞校补》、金岳霖的《知识论》《论道》……

在应用科学研究方面,有庄前鼎的《兵器学》、施嘉炀的《堡垒工程》、王明云的《军用桥梁》、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 》,孙云铸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化石》、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毫不夸张地说,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教育,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精神支柱和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象征。西南联大辗转办学八年,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世界胸怀”和“中华情结”,创造了永远值得我们追寻的传统,即尊重学术自由,培育公民意识,坚持思想自由和人格独立。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依然在指引和激励着后人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中国最好的大学,只存在了八年,为国人留下无数瑰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7688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