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二十六岁的苏格兰医生暨传教士司督阁,来到辽宁的牛庄,从事施医布道的工作;第二年他来到旧时称之为盛京的沈阳,在那里建起了东北第一家西医院——盛京施医院。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多次与司督阁商谈,决定在盛京施医院东侧拨地一块,每年拨银3000两,筹建奉天医科大学。图为学生在解剖室做解剖实验。
1912年,在原盛京施医院的东南角,建了一座欧式教学楼。楼里设有物理实验室、标本室、解剖室、陈列室、细菌室等,在楼下还有一座较大的地下室。其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奉天医科大学由此建成,这是东北第一所医科大学。图为学生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如仔细观察,可发现黑板上漂亮的英文书写。
1917年,奉中国教育部令,单科学校不能被称为大学,遂改名为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然在实质上所有一切设备、教学课程和学习质量,较之以前的大学时期不但没有减退,而更日求进步,务期与国内外各大学医科相媲美。图为细菌实验室,墙上的说明也是中英文双语。由此可见,就是现在的很多国内一流高校也做不到的双语教学,在当时的奉天医科大学已是很普遍的事了。
作为最早的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的教育水平从建校之初就完全与英国看齐,实行英中双语教学。有关资料显示,这里的学生必须达到可以用英文开处方才能毕业。图是欢送同学赴国外学习时的留影,说明那时的学生出国学习也是非常普遍的。可见当时学校的国际交往是非常频繁的。
奉天医科大学学制为6年,学生先在中国学4年,然后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大学学2年,只有医学科目和英文都合格,才能获得英国爱丁堡医科大学颁发的文凭,才能毕业。当时聘请外教对该校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情,图是欢送外教回国的留影。
图为肺科养病室。第一期毕业生刘同伦1927年留学归来,建立了东北最早的肺科病房,使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治疗当时的“痨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他也是我国结核病学奠基人之一。
图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于男医院外科实习。这所大学的学生与当时城中其他大学学生的不同是,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到盛京施医院进行临床实践。盛京施男医院、盛京施女医院和盛京施产科院都是学生的实习处。医院的教授、讲师,一方面完成医院的医疗工作,同时又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情况下,为学生上课。
图是盛京施产科院给新生儿称体重。1916年建成的产科院,当年共收产妇240例,难产481例,以后的几年中每年平均收产妇百余例,大大缓解了当时新生儿20%死于破伤风的厄运以及因难产而导致母婴双亡的凄惨境况。
对于医科大学来说,最令人头痛的是学生无法做人体解剖实习。该校在建校之初只能用动物和模型进行教学,因为当时中国人把人体看得十分神圣,无法取得。后来在张作霖的帮助下,将一些刑后犯人的尸体提供给学校,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图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人体解剖。
图为男科病室走廊
1914年张作霖还出钱为学校购买了一台X光透视机。X光透视机在当时是刚刚发明的先进医疗诊断设备,这也是司督阁遵行必须有中国人参与和合作所取得的结果。图中就是张作霖捐给学校的那台X透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