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以来,频频出现在战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成为国民争相追捧的“明星”,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忘我抗击疫情的拼搏令全国人民动容。这其中,还有一位院士面孔,她就是兰江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她被视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自1月25日起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奋战至今。
和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相比,今年54岁的陈薇足够年轻。三天前,《中国科学报》官微推送了对陈薇的专访《疫情拐点将到?陈薇院士:最坏打算,最充分方案,最长期奋战!》,该报道在朋友圈广为传播,这两天,#陈薇##抗击新型肺炎第一线#成微博热门话题,为人低调、谦和的陈薇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八婺大地都以这位勇敢而睿智的家乡女儿为荣。
“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来电话了”
前天,正月初十,陈薇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往兰溪家中打了新春第一个电话。
“她每天忙到次日凌晨1点左右才睡觉,早出晚归,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来电话了。”终于接到了女儿的电话,陈薇的母亲在电话里忍不住笑出声来。
驰援武汉的消息,怕父母担心,陈薇事先并没有说。陈薇母亲从电视上看到新闻,才知道女儿又冲到一线了。
1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出现了陈薇的身影,她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坚决落实习主席的指示,与病毒争分夺秒地赛跑。我们无论在人才队伍、科研条件和技术储备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已经不是陈薇第一次在一线战斗。
大多数人知道陈薇是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陈薇临危受命,带着团队对SARS病毒展开研究,用实验证明干扰素ω在体内外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增殖。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中央电视台专题片《“与毒共舞”的日子》,详细报道了陈薇抗击非典的事迹,金华日报也第一时间连线陈薇,在显著位置刊发《兰江女儿直面非典挑战》报道。
此后在抗击埃博拉、汶川地震等,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陈薇勇敢、坚定的身影。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的陈薇,近年来不断在生物危害防控领域攻破世界性难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解放军报》以“抗击SARS,终结埃博拉”高度肯定陈薇的成就。
“她从小成绩好,家里事都她管”
陈薇母亲79岁,父亲85岁,两人身体健康,一直生活在兰溪。
陈薇母亲乐呵呵地说:“我和她爸爸工作忙,从小就不管她。陈薇很懂事,小时候成绩就好,家里事都她管。”
陈薇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将军院士,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自小就是学霸的陈薇,一直是令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1984年兰溪一中毕业,考上浙江大学化工系本科生;1988年浙江大学本科毕业,考上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生;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2002年破格评为教授,2015年晋升少将军衔。201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薇对父母非常孝顺,每年春节,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兰溪老家。去年春节,她专程把父母接到山东婆婆家过年。
2017年11月25-26日,陈薇应邀和潘建伟等一起参加首届金华发展大会。其间,尽管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她仍然挤出时间回兰溪看望父母。
陈薇的弟弟比她小一岁,现在北京创业,姐弟俩感情很深。
“陈薇不在,春节都她弟弟在兰溪陪我们。小时候,一直是姐姐带着弟弟,两人好着呢。” 陈薇的母亲说,姐弟俩从小让大人很省心。
虽然和弟弟感情很深,但整个春节,陈薇分身乏术,和弟弟都没怎么联系,“只偶尔发过几条信息”。
“我们也想她,但她是国家的人,一切以国家为重。”
陈薇母亲耳聪目明,很健谈。
“昨天,陈薇特意打来电话,叮嘱我们待在家里,不要出门。”
陈薇父母每天待在家里,看电视找女儿。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到武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听说记者当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画面中,到处找陈薇的身影,老人哈哈大笑:“我们每天也这样找女儿呢。”
陈薇率领团队在武汉紧急展开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运行,分秒必争。陈薇父母把思念深藏在心里:“女儿在做大事情呢。我们也想她,但她是国家的人,一切以国家为重,希望她保重身体,和战友们一起,早日战胜疫情。”
17年前,陈薇接受采访时,谈及只有四岁半的儿子,每天只能从电视节目中“找妈妈”“看妈妈”。当年,陈薇儿子隔着电视屏幕亲吻妈妈的照片,戳中无数人的泪点。17年后,不一样的疫情,一样的坚毅、亲情和付出,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驱除病魔。
正如陈薇用毕生的勤勉、努力,也只为这一个小小的、大大的心愿:“我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样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