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跨文化培训都会引用 Hofstede提出的 “不确定性的规避”这个概念。对于Hofstede 提出的Uncertainty Avoidence这个文化差异维度我很有意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颇具争议的文化差异维度。
由于我没有找恰当的中文词与之对应,接下来我就直接使用 Uncertainty Avoidance 。 Hofstede 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The term uncertainty avoidance has been borrowed from American organization sociology,……Ways of handling uncertainty, of course, are part and parcel of any human institution in any country. All human beings have to face the fact that we do not know what will happen tomorrow: the future is uncertain, but we have to live with it anyway “ (p 189)。 用中文来讲 Uncertainty avoidance 就是避免未来将要发生的不确定的情况之诉求。追求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每个社会都演化出一系列规避不确定性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社会学者提出Uncertainty Avoidance 是的概念的前提是他认为所有人都需要规避不确定的东西。可是中国人未必这么想。
中国人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思想源于易经。 周易程子传序中写道:“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 易经上经本意上也写道:“…..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书,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 “可见各种矛盾和力量的转化、平衡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这种对于世界是持续变化的朴素哲学思想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得到发展,之后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它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从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来看,因为世界是持续变化的,所以人们通过团结起来削减这种变化带来的副作用。集体主义行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单打独斗是无法对抗外部世界变化的。团结起来才是生存之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从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人不但期望紧密的家庭关系,还把家庭关系延伸到非血缘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渴望建立类似于亲情一样承诺型人际关系。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可你可听说过外国人拜把子的?圆桌骑士出生入死,为了共同的理想一起奋战。这关系够铁了吧?他们可没有焚香磕头拜把子的念头,而是找了一张圆桌中。大家都围着桌子坐下。这表示大家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个人的意志应给予尊重和保护-这就是个人主义。
第二,世界是持续变化,那么中国人就用快速改变自己来适应。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可以改变的 (西方认为要忠于自己的本心),所以参加培训,努力工作,都是被推崇的行为,与之相对西方人希望稳定,不改变自己。中国人通常反应快、回复快。中国经理们的时间表相对于西方经理们更短,更灵活。这也要求所有人持续关注各种信息和变化,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反馈。由于大家都快速反应和反馈,所以整个社会就快速发展起来了。举个例子,在中国有问题要沟通肯定是微信,电话,淘宝旺旺这种即时通信手段,很少使用邮件。而在法国很多机构和公司只接受邮件沟通。好像生怕电话打扰了他的工作。HSBC英国网站还明确的写着“除非有急事,否则请不要给我们打电话”。
www.hsbc.co.uk/contact/
总而言之,中国人普遍认为只要大方向对,不确定是可以接受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快速反应来应对,反正世界早晚要变化。这样的好处是整个社会适应快,发展快。
快速反应是建立在快速决策的基础上的。中国人习惯于采用认知型决策模式。认知型决策可以简单分为两步。第一步,决策者碰到一个决策问题后,先将问题归类(categorize),也就是把问题和之前的经验或记忆中相似的情况做对比。第二步,归类后再按照经验来做出判断。这种决策的缺点是:第一,它要求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水平。通常这种能力需要大量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例如,训练有素的急诊医生需要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地判断病症。或者国际象棋大师在比赛中快速决定下一步的落子的位置。我们教育中的死记硬背是服务于这种决策模式。第二,这种决策需要决策问题定义清晰和明确。它无法对模糊的决策问题进行决策。
而Hofstede恰恰忽略了这个问题。Hofstede 简单地把两个词混为一谈。他写道“Measuring the (In) tolerance of ambiguity in society : Th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p 190)。 首先,我们要明确uncertainty(不确定) 和 Ambiguity(模糊) 是不同的概念 。 Uncertainty 是指不确定未来会发生;值得怀疑地不知道;没有明确定义的情况或者事物 (not certain to occur ; not known beyond doubt,; not clearly identified of defined)。 而Ambiguity 侧重于 一个事物有两种以上的解释或者可能 **(**capable of being understood in two or more possible senses or ways)。 为什么要把两个概念分开呢?这是因为中国人对于两个Uncertainty 和 Ambiguity 持着完全相反的两个态度。而Hofstede希望用一个指数来描述它,这必然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通常来说中国人不擅长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工作。这是因为在权利差距相对较大的(Large Power Distance) 的中国社会中下级期待上级给予明确的指示。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多数下级有效的执行命令。而在权力差距较小的美国社会中,期待下级提出解决方案。上级起到支持和事物性的角色。例如:老板提出:我觉得公司要电子化(go digital),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想办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下级自己找寻方向。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逐步明确决策问题。不是说中国人不能处理,而是中国人更不擅长处理这种问题。美国人通常采用试错的策略,因为他们的失败的容忍更高很高。而法国人倾向使用讨论型决策方式。通过讨论逐步明确决策问题。最终使用各种计算的决策模式来完成决策。这三种模式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有是否适合。
作为跨文化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一定要意识到中国文化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决策方法。务必要博采众长,选择最适合当下环境的决策策略。
侯燕强 巴黎
2022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