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许多关于七夕的文章,才知道又是一年的七夕了。中国人似乎深得儒家敦厚仁爱的传统真谛,西方文化的精髓常以悲剧最为经典,而在中国,明明是悲剧的情节,也总忍不住要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梁祝原本未成眷属,生死离别,却要演绎一个化蝶的结局,翩跹于人间;牛郎织女也是如此,人仙殊途,天河两隔,最终又增加一个七夕相会的浪漫团圆。王国维先生亦曾议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就象传统的戏曲,资深戏迷们习惯了一边抹着眼泪观看,最后以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破涕颜开。善良详和的民间文化,于是给我们留下了七夕这样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古代的七夕民俗,通常是女子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举行各种乞巧活动,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她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姻缘的。因此七夕又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
时至如今,“金针穿罢拜婵娟”的古老习俗已然淹没失传,七夕俨然演变为纯粹的中国式情人节。其实也罢了,想那牛郎织女,一年一度方才修得鹊桥一会,凡间女儿们,又何苦用诸多杂事叼扰他们的良辰美景,倒是沾染这一夕的浪漫情怀也还使得,人之为情,天性使然。
然而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自己,在经历一次感情痛创尚未完结之余,还能够有勇气,来赞美所谓爱情的节日。真的,七夕何夕,我们杂沓的生活里,可还容得下七夕这样的神话?从前曾经有人问过我,是否相信爱情,我说至少在那一刻,当人们说爱那是真实的,哪怕转瞬就如烟花消逝。现在,我的理智试图拒绝这答案,但,叹一口气,我发觉自己找不到更信服的回答。圣经说夏娃是亚当的肋骨,我想说感情是女人的肋骨,是太多女子一生不能摆脱之痛。
我无法忽略身边一众女子的脸,那些忽而甜蜜忽而绝望的脸庞,那些或者坚持或者淡漠的面孔,那些一路行来渗透风霜的颜面,当我凝视,我知道,即使是在所有这些坎坷跌宕之后,也没有人真正完全从内心放弃对于真情的祈求。只要有一丝尚未放弃,这个喧嚣的时代,人心的沙漠,也仍然残存着绿洲的希望。
这尘世,我们活着,无外乎为着希望,为着这世间还有着令我们得以坚持的理由。总有一些时刻,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类亘古寂寞的灵魂,这样的时刻,也唯有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也罢,才足以同这寂寞相抗衡。
七夕,我接受这样一个感情的节日,无论七夕,何夕,感谢这样的神话安慰我们荒芜的的内心。我更开始认同这种中国式的智慧,生活遍布疮痍,不要紧,给它一个善良的神话结尾好了,就当是暂且享受一次精神的美满。
这两天持续的下着雨,后天便是七夕,届时我们能不能看到天河,能不能目睹星光汇聚,这些都不重要,我们的内心闪烁着星光就够了。并且,但愿我们能够将这星光,坚持到尽可能的久远。
零五年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