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流,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并不会太过在意。但对于那些普通学生甚至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问题就大了。
由于中职教育偏向技术类,不会系统学习高中的课程,这意味着中职生即使能够参加高考,也没有任何的优势。
更糟糕的是,中职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水平,都不尽如人意,相当部分学生只不过是在中职混了三年,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对中职极为抵触,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就中职就读,在他们看来,去中职就读是差到不能再差的选择。
但今年,南京有一位学生,中考考了631分的成绩,却主动选择了去中职就读,这是什么情况呢?一起来看一下。
631分这个分数在今年属于什么水平呢?今年南京中考总人数为6万多人,而考分达到630分以上的学生不到4000人。
也就是这位同学的中考成绩大概可以排在前6%的位置,中考50%的分流和他基本没什么关系,大概率这位同学还能进一个相当不错的重点高中。
这样的情况下,这位同学为什么会主动选择去中职呢?原因很简单,这位同学选择是是3+4本科教育模式的中职。
所谓3+4模式,就是学生先在中职接受3年的职业教育,毕业后会获得中专毕业证书,然后通过考试后,再进入相关高校进行4年的本科学校。
从高校毕业后,同样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尤其是中职毕业后进入高校的考试,要比高考容易得多。
很明显,这也是进入高校的另外一种选择,不但比高考的难度要低很多,且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还多一张技术证书。
这位同学或许就是出于这几点考虑,权衡下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么,这个选择是否明智呢?从2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l 本科的含金量不同
虽然说,这种3+4本科教育模式的中职也能拿到本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这原则上依然属于高职教育,和普通的本科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这和以前的中职通过转段考进入高职学习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依然是中职教育转向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培养的是技工人才。
虽然同样是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高职的证书和高校的还是有一定区别,一个是偏重于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学习。
虽然说二者都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都可以报考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公务员,但就目前来看,社会对二者的认可度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l 存在一定的意外因素
虽然说职业教育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广,社会也确实需要大量有相当理论知识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对制造业更是极为重要。
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到高职教育模式始终在不断调整,一直没有定型,形成一套稳定的,能够持续的培养体系。
比如上海前几年的中本贯通,也就是中职和本科连读模式,本质上和这个3+4并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仅仅实行了几年,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被叫停了。
在一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定型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变数,充满着不确定性,存在着相当的意外干扰,这也是不可忽略的风险。
写在最后:
这位南京的考生选择去中职的3+4模式,必然也是经过和家长商量,才做出的最后选择。也是经过家庭的深思熟虑的。
不能否认这种模式确实有相当的益处,不但可以回避高考的残酷竞争,还可以学到一门技术,未来的发展也相当不错。
然而,凡事有利必然就有弊。就业面相对狭窄,社会认可度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
这种选择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博弈,能否笑到最后并不由自己决定,更多的是看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从理论上来说,能够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高考大概率能够考进不错的本科乃至985,211高校的学生,高中还是最好的选择。
而那些对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同学,或者中考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种3+4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或许未来有可能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