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一个久违了的名词。
曾几何时,黑板报可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室的后墙上总是有一块黑板,那是班级的宣传阵地;机关单位和家属院门口或者是院子里,也总有那么一块或者几块黑板报,讲讲街道卫生、时事政治啥的;单位的食堂或者会议室附近,也都有醒目的黑板报,甚至街头巷尾,也见缝插针地布置了黑板报,那个时候,宣传工具的运用和舆论阵地的占领是毫不松懈的。
小学时代没有印象了,但是我从初中起就担任了班级黑板报的编辑和攥稿,这活一直干到高中毕业。那时刚上初二,担任了班级的团支部宣传委员,最大的事情就是每个周末下午去教室里出黑板报,用“出”这个字,大抵是因为有出版的意思,说明黑板报需要写文著章,还要画图哩。那时候我主要负责版面的安排和文章的遴选,黑板报的插图是我的两个死党一起来完成的,其中一个哥们是由绘画的天赋,现在也还画着,还送了我一副松鹤盆景图,枝干虬劲、质感逼真,画的真心不错。
周末的下午,我们三就约好到教室里,大致有个分工,一般报头由一个人担纲,另一个人负责文章中的插图,我则负责把选好的短文工工整整抄在黑板上。文章原创甚少,毕竟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来原创,都是从相关的杂志上摘录的,比如《辽宁青年》、《读者》、《中学生》等刊物,按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鸡汤短篇和段子,然后有点名人名言之类的,偶尔也有任课老师会指定一两篇和学科相关的小知识或者小技巧,时事政治和新闻也会有点,整体风格就像是文摘小报的那种感觉。
插图和题图一般都是临摹,前后买过好几本黑板报刊头画的资料,32开本横式的,里面多是一些黑白的插图,版画效果,块面构成居多,明快简洁,非常适于黑板报使用,那时候还喜欢收集剪报,在其他报刊上看到好的刊头插图就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备用,到出板报的时候就翻翻来用。大致商量好版面分配,确认好文章字数和画面的比例,然后开始工作,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从午饭后到晚饭前,才基本告一段落。写好画完,我们退到远处,看着自己的作品,还是有点成就感呢。
初中、高中的黑板报似乎都是我一手在包揽,到了后来去读大学,所学的专业和兴趣爱好基本相结合,这时候的黑板报就升级换代了。云工校园里没有那么多黑板,但是食堂门口有一大溜壁报墙,各班各系乃至学校各个社团的通知、海报等都张贴在那里,大家早晚去食堂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相关的信息。我记得从大一起,参加学生会宣传部的工作,就当仁不让地担刚起海报的书写与绘制。
一般的通知是用四开的红色宣传纸,用墨汁毛笔大字写就,无非就是时间地点和内容等几个要素,写清楚就行。有一年,美国普度大学的工业设计代表团来我校交流,我们系作为对口单位承担了接待任务,系领导就安排我负责撰写通知和海报绘制,包括会议室的主题黑板报绘制,前后还是花了点时间,最后美方的教授离开的时候,硬是把活动通知从图书馆门前的壁报栏里小心地揭起,折好后作为纪念品带回去,其实那就是一张红色的宣传纸,用大号油画笔书写的一张普通海报,只不过在个别笔划上有点异化处理,显得有点平面设计的感觉,能被老外收藏,我倒有点小激动呢。
如果是某个专题活动,比如运动会、卡拉OK大赛、文艺演出等,就会有一点插图和版式运用,这时候就用对开的白色绘图纸,铺在大课桌上,一点一点地分配版面和书写绘画,更大型的活动,涉及到全院性质的,就去学生会或者团委领取相关的颜料和纸张,还有几大块展板,拼接在一起,把绘图纸用浆糊粘在展板上,铅笔打个底稿,然后用排笔涂刷而成。一般使用大瓶的宣传画颜料和大号的油画笔,涂涂抹抹。
我印象中一般都是画2X2米的(因为团委的展板就是这么大),最大的时候是画运动会的展板,三块展板有几十平方,最后还要安装在主席台背后的铁架子上,一般在灯光球场里铺在地上画,画完后还要动员几个同学一起来帮忙安装,现在想想,那些年也真是厉害,无师自通就把这些活计弄得妥妥贴贴,团委的老师只交待一声就走,中间过程基本不管,最后只看结果,凭着年轻时候的一腔热情和被信任的那种劲头,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那个时候没有大幅面的喷绘机和写真机,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打印手段和制作手段,所有的活计都是靠手工完成,这种历练对我后来从事的职业也大有帮助,再大的项目也能统筹分解,再组合完成,并且锻炼了组织、分工、集成、协作的各个环节,不能不说这是有很大益处的。到后来的工作中,各种展览、会议、讲座等的背景横幅等制作,从来不怵头,也跟学生时代的这些锻炼分不开的。
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画过的那些墙报壁报黑板报踪影皆无,只在老照片中偶尔留下片纸记忆。时代在进步,媒介也在改变,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乃至各种短视频,都是黑板报的升级变化,形式颠覆了,但核心还是内容,万变不离其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