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开一时风气;文以载道,八大家的散文堪称历史典范。仅入选课本的就有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这些唐宋散文,不仅文学性极高,而且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
而最令人振聋发聩的,当属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自古“文人士大夫”修身、报国的最高范本。
然而近些年,关于这篇《岳阳楼记》,不少专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意见。其中最核心的意见,是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范仲淹应友人滕子京之托而作。这在古代文人或官员之间,本是十分平常的行为。然而争议点在某些专家看来有两个:一是这么一篇应景的文字,最后居然成了千古名篇,事实上范仲淹可能根本没有到过洞庭湖,也没见过岳阳楼;二是,这个求范仲淹作品的滕子京,可能并非一个好官!
因为这两点争议,家长认为应该把《岳阳楼记》移出课本。家长的理由概括起来,就一条:怎么能够让孩子们读一篇为坏人歌功颂德的文章呢?他们的理由说的过去吗?让我们先看看《岳阳楼记》的开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从字面意义理解,滕子京是因为贬谪来到巴陵郡,也就是岳阳。很多人认为这一句是有夸张的嫌疑的,毕竟仅仅过了一年,这里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看上去不太现实。
关于滕子京的记载,源于两本史籍:《宋史》和司马光《涑水记闻》。《宋史》记载了滕子京是因为贪了朝银,所以才遭到贬谪,但又说当时他是为了犒劳部下,钱并不一定进了自己的腰包。而后在司马光的笔记《涑水记闻》中,又记载滕子京到了岳阳仍不知悔改,四处敛财。考虑到司马光是保守派,与范仲淹在朝中本就不是一个阵营,不排除司马光是有意贬低滕子京的可能。
滕子京是怎样的人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范文正公却并非一个巴结逢迎之人。况且范仲淹的官职和前途,远比滕子京要大,犯不着去歌颂这个滕子京。如果说是因为感情,事实上也说不过去,因为据史料记载,范仲淹对这件事情并不太重视。范仲淹应付式地写完文章后,居然放在自己手里大半年,直到滕子京一催再催,范仲淹才命人送去文稿。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而言,这篇散文除了第一句,其余的部分并非为滕子京而作,甚至并非为现实的岳阳楼而作。所谓“以文写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对“政通人和”的向往,对自我人格的要求。这就证明了这篇文章乃是为他范文正公自己而作,寄托的是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格理想。滕子京不过是一个引子,岳阳楼不过是一个由头。
那个政通人和的巴陵,是作者想象的;那个烟波浩渺的岳阳楼,也是作者想象的,不过是作者创作的工具。而作者创作的真正蓝本,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他所赞扬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滕子京是好是坏,这篇文章都是学生们应该学的,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