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四中「南京第四中学还存在吗」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

龙蟠里人

——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作者:李慧

苏金海先生是江苏著名书法篆刻家,现已退休多年。我经常向苏先生请教,一是因为他学问丰厚,没有名家架子、真诚儒雅。另一原因是我们两个单位工作紧邻,同在南京城西的龙蟠里,油然产生地缘上的亲近感,经常把话题引到“龙蟠里”来。

苏金海先生风趣地说,“我写个人履历很简单,三句话就行了。小学——沈举人巷小学,中学——南京市第四中学,工作单位——南京市第四中学。”

南京市第四中学位于龙蟠里,如今已合并到29中。龙蟠里不足500米长,名字源于诸葛亮“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29中内还保留着四中校史馆

从上初中起一直到光荣退休,苏先生在龙蟠里长达47年(1965—2012)。他曾为自己刻过一枚“龙蟠里人”的别号印,可谓缘深情浓。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龙蟠里人 3cm﹡3cm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当年钤在《吴大澂书说文解字建首》字帖双钩本封面上的印迹

双钩本的用纸是学校废弃的讲义纸,废物利用

苏金海先生的中学阶段正逢特殊年代,要么停课闹革命,要么学工学农。课程改制成工业基础课、农业基础课,没有考试。1970年,苏先生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留校任教了,先后教过语文、历史科目。随着自己在书法篆刻方面的发展与建树,改教书法课。他不仅在艺术界取得个人成就,获得社会影响,同时也为学校美育教育做出贡献。从1970年至2012年退休,苏先生在四中工作整整42年,为此他刻了一枚“四十二年老园丁”的印章作为见证。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四十二年老园丁 3CM﹡3CM

走上教师岗位后,苏金海先生刻苦学习,把文革前的教材拿来研究,别人休息时自己不休息。他坚持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一年(非脱产),与工农兵学员们在一起学习。

四中是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其前身是建于1929年的“南京三民中学”,图书馆的藏书极为丰富,尤其是线装古籍和民国版图书最具特色,虽经文革损失了一大部分,但残存藏量之多在同类学校中仍然还是不多见的。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私立三民中学简介

苏先生如饥似渴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巴人的《文学论稿》、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的《中国书法源流浅说》、民国版《说文解字段注》、增篆《康熙字典》残本、(清)孙星衍、邢澍合辑的《寰宇访碑录》以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四川文学》《雨花》《收获》《萌芽丛刊》等文学期刊。此外还有郭沫若、贺敬之、臧克家、艾青、田间、未央、郭小川等众多现代诗人的诗集。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私立三民中学“开校纪念”碑,民国要员胡汉民题写

南京文化氛围浓郁,在苏先生青年时代,一些经历丰富、学问渊博的文化界前辈们散落在中学或民间。当年南京的老牌中学里有不少学问家,他们的学术水准并不亚于如今的高校教授。例如五中的苏昌辽先生,十中的宋家淇先生,四中的赵恩柱、刘挹峰(隽甫)先生,文博专家王敦化(汇文女中)、王一羽(五中)先生。南京民间有书画家张正吟、韩少婴、冯仲华、齐枝三、黄真先生等等。他们身上散发的知识份子气息,以及淡泊名利、平等待人的做人方式,都对苏金海都产生了影响。苏金海虚心向老先生们请教,通过与交谈得知以前文化界的人和事。随着结交的文化人越来越多,以及自己知识水平的提高,原来不能对话的也能够交流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苏金海先生开始研习书法篆刻艺术及古文字学,以自己的勤奋、心识和颖悟,书法篆刻渐成自己的风貌,并取得骄人成绩。苏先生的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1983年,《书法》杂志主办了全国首次篆刻评比,先生获得一等奖,与他同时获奖的江苏作者是:马士达、徐利明、黄惇,可见先生成名之早、资历之深。苏先生曾多次担任过全国篆刻展评委,在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等全国多家专业组织中担任社会职务,被专业院校聘为研究员与兼职教授,是位在省内外卓有影响的篆刻书法专家。

苏先生曾赠我《苏金海刻心经》。该印谱以佛教《心经》为创作题材,共刊载印作54方。我对篆刻这门艺术是个“小白”,翻开书后,望着一件件清峻古雅、遒劲多姿的印作不禁心生感动之情。这些印作仅有方寸之大,但无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形式上费劲心机,在情感上融入自我。每方印都是一段凝固的情结,背后是苏老师倾注的心力、情感与巧思,将文字内容与形式、技法有机融合,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是刻刀与印石的交响、朱砂对素纸的吟唱,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篆刻艺术的魅力。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苏金海篆刻作品集

薛宝钗曾说过“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苏金海先生的学习经历、工作简历非常单纯,没有进过高校学府,也不在画院研究院所等专业平台。虽没有通俗意义的“好风”助力,但他以勤奋为“橹桨”,努力从工作环境及前辈学人身上学习知识和技能、汲取正能量,让龙蟠里成为自己的“大学”,也是艺术的“启航站”。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上世纪70年代,苏金海在四中校园内盋山上发现的六朝砖瓦,现藏于四中校史馆

龙蟠里素有“诗巷”之称,包含着丰饶的城市历史,曾有诸多文人墨客留下足迹,远溯颜真卿、谭元春、龚自珍、方苞、魏源、薛时雨等前贤,也滋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名人。四十七年龙蟠里人、四十二年老园丁——苏先生的人生之路平凡朴实而又硕果累累。如今苏先生从艺50余载,仍然坚持创作,佳作频出,并且不慕名利,始终为传播、推广、教授篆刻艺术竭尽心力,真令人敬佩呀。祝苏金海先生身体健康,艺术之树长青!

李慧说南京之十二‖龙蟠里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苏金海

苏金海携学生在龙蟠里盋山上

苏金海,1952年生。江苏南京人。字博生,号河西外史、老荷。室名盋山精舍、长虹唫馆。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南京印社副社长、江苏甲骨印社社长、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展览百余次。著有《苏金海印集》《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苏金海卷》《苏金海刻心经》《金海印谭》《苏金海印存》。

【作者简介】 李慧,副研究员,民盟盟员。现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省作协、省美协会员。江苏民盟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出版发表论文、评论、随笔等八十余万字。著有散文集《慧的语》(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纪实文学《第21次是国家公祭》《从城祭到国祭》(与朱成山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书法家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7439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