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大学「买房紧挨大学的好处」

上一个普通大学真的没用吗?看看这4点,上大学的好处显而易见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又到高校开学季。据报道,南京大学今年首开“寻根性办学”新模式:该校2022级本科生报到后将全部入住老校区——鼓楼校区,完成一年级大类培养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基础等进行学科专业分流,进入不同校区继续学习。这个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本科新生入学后先放在哪里培养,并没有一定之规。大多数高校的通行做法是,前三年放在新校区,最后一年搬到老校区。据高校人士说,这么做好处显而易见:其一,新校区大都远离繁华都市,有利于新生前三年静心学习;其二,老校区通常位于老城区,便于学生最后一年实习和找工作;其三,老校区通常是大学的根脉所在,便于毕业生接受校园历史文化的熏陶。

不过,这种培养模式也常受到诟病。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不少大学新生在新校区读了三年书,也没有机会进几次城、接触几回社会。而等到大四时搬到老校区,有的学生还要到外地实习、找工作,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接受老校区历史人文的熏陶?尤其是有的新校区远离城市中心,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很低,甚至经常有野猪、野兔或其他野生动物出没。在这样的新校区念几年书,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与都市生活相脱节,并不利于大学生融入城市、接触社会。

高校率先打破“三年新校区+一年老校区”的培养惯例,并将其定位于“寻根性办学”。这么做当然有利于新生寻根,但其意义又不止于寻根。从办学的角度看,让大学新生全部入住老校区,首先是一种思维创新,是办学者对既有“惯例”的大胆突破。办教育,就是要有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勇气。再者,这个做法也彰显了学校对新生的重视。老校区通常都是大学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硬件条件也许不如新校区,但人文气息之浓厚往往非新校区可比。新生一入校就进入老校区学习,体现了大学对本科生和本科教育的重视。

当然,“寻根性办学”的前提是有“根”可寻。不是每所高校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富有特色的老校园、丰富的人文掌故,是不是需要把新生全部放在老校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策。再者,有的高校实行功能分区,有些院系的本科生、硕士生直至博士生都统一住在某个校区,这样更便于管理,未必需要再调整。更重要的是,新生统一入住老校区,在便于他们“寻根”的同时,高校也要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加以培养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固本”“开枝”和“散叶”。

“寻根性办学”也提醒人们,厚植大学教育之“根”十分重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都建设了一个或多个新校区。如何处理“新”与“旧”、“本”与“末”的关系,让大学精神通过校园空间布局的扩展得到延续,通过一代代学子的风云聚散得到传扬,确保大学精神、历史文脉“形散神聚”,都值得办学者深入思考和探索。总之,对“寻根性办学”这种创新做法,各方都应多点耐心,既肯定创新更注重实效,不宜简单肯定或否定,更不应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左中甫)

编辑: 孟亚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7427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