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晚上七点,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开设的系列天文科普讲座——“南天学堂”,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了首场报告。本次报告受到南京大学师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学生、以及南京大学校区所在的栖霞区中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热烈欢迎,可容纳300名听众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更有100余位听众坐在过道的临时加座上听完了整场报告。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顾秋生教授主持了首场报告。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创建于1952年的天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国内历史最悠久、师资最雄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堪称中国天文学研究的中流砥柱,在历次高校天文学科评估中始终位居榜首,素来以学历层次丰富,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丰硕著称,被誉为中国天文学界的黄埔军校。随后,他表示,作为南京大学的金牌学科和王牌学院,学院在做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工作之外,一直不忘高等教育的初心,坚持服务社会的使命,做好天文知识的普及工作,助力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天文学院开设“南天学堂”,正是充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改变由以往被动的接受邀请进行天文科普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出击并精心组织和谋划,将天文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国际前沿热点,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科普讲座形式,精准地传递给社会大众,力争将“南天学堂”建设成南京大学乃至江苏省内的科普特色品牌,体现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天文学院非常重视和支持“南天学堂”,本次的首场报告由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李向东教授讲授《宇宙中的黑洞》,李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抽丝剥茧般的讲述,向听众展示了宇宙中最神秘、最完美的天体——黑洞,包括黑洞的类型、性质,以及天文学家如何寻找和研究黑洞。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李向东教授还向观众介绍了刚刚于11月2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的天文学最新科研成果:中国天文学家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
紧随其后,“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谢基伟副教授,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用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对瑞士两位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类太阳恒星周围首次发现行星,并因此于2019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做了细致解读,与大家分享人类在探寻未知行星世界中的故事。
两位教授精彩的科普报告既向在场的观众展现了天文学的独特魅力和神秘色彩,又用科学的剖析呈现科学发现和探索中的精粹,展现了南大天文人致力于弘扬科学文化,引领社会文明的情怀。 “南天学堂”,将真正成为一流学科、一流科普的强大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