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东方教育时报直播间荣幸地迎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前一天,语文高考作文题的公布再一次受到了广泛关注。更多人未雨绸缪,却苦于不得要领,面对高考作文仍然捉襟见肘。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在直播
黄荣华老师认为,高中三年写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做好了,高考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他追求的“过程写作”,是推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写作,写作过程与生命成长过程融于一体。这一学理揭示了高中生语文学习的规律,他的探索成果201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今天,小编将黄荣华老师昨晚讲座的精华整理编辑。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三年,作文里应该有什么?
日记、周记、随笔、课堂作文、考试作文,学生生涯中,各种作文累计下来不下几十篇,最终逃不开的还是考卷上交了,眼巴巴盼着分数的忐忑与无奈。作文为什么令很多学子头疼?应该如何写好?黄荣华老师认为,针对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求助于应试技巧的问题,应该扭转的是写作培养的思路:是提高写作水平,还是提高认识水平?
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
把写作文的目的与中高考的分数挂钩,是每个人内心的“小九九”。但黄老师认为,不如把作文的目的转化成为生活的写作,为情感的写作,为思想的写作,为一个人发展的写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写作。高中三年,这种思想应该贯穿进写作中。
文章是什么?
文章是最终要在考卷上转化而成的那个分数吗?不妨将文章理解为一个人生命的转化,在文字传递的理念、情绪、意志等的表达中,带着写作者的体温、呼吸和心跳,体现个人真实的爱好和趣味。最有趣的写作过程,是一篇文章花一小时写完,如同花一小时体验了自己的生命和趣味。如果你这样体验,写作文会变得容易一点,离分数的冰冷感觉也会远一点。
小学、初中、高中,每个阶段的作文回过头来看,都是那个时候的你的真实的体温、心跳和趣味。哪怕没写好,也是你真实的成长。无论日记、周记、随笔,留下那么一些文字,都是非常好的写作方式。
作文里应该思考什么?
黄老师说,在初中阶段,作文中应该培养起对世界的体验和发现,但从现在整体情况说,这一块没有做得非常好,所以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在体验发现上多做一点文章。此外,在这一阶段,希望学生们将写作介入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包括认识自我、认识别人、认识社会。
思考这三种意义,将界定我们的文化生命,因为人的生命不是一个纯自然的生命,而是一个文化的产物。拆解成语“衣冠禽兽”可以解释这种生命。抛去它的引申贬义,“禽兽”代表自然生命,给自然生命“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的就是文化生命。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是有“衣冠”的。写作的意义,就是不断唤醒我们的文化生命。
46篇作文里,过了46个生日
在黄老师看来,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有过一次生日那样的成长。每一个“生日”在我们的精神或文化生命中带来0.1厘米、0.2厘米甚至1厘米的生长的话,那么写几十个题目,就有了几十厘米的生长。
刚刚走过高考的复旦附中2020届学子,就是这样在三年中写了46篇课堂作文,“过了46个生日”。
2017年9月6日,高中的第一篇课堂作文诞生了,作文题叫《9月6日这天》。9月6日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事实上,这是黄老师出了二十多年的“老题”,题目随每届学生第一堂作文课的日期而变化。希望引导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开始思考每一个平凡日子的意义。每一天,都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抽离的一天。这样的平凡能让学生自觉体认、珍视生命中的每一天,带着更真诚、更赤诚的心开始学习与生活。
高一第二学期的第11题便是高中第一题的“延续”:
根据调查显示,一个人活了72岁,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睡觉20年,吃饭6年,生病3年,工作14年,读书3年,文体活动8年,饶舌4年,打电话1年,约会等人3年,旅行5年,梳妆打扮5年。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自的文章。
平凡的事情叠加起来,便构成了整个生命。触目惊心的时间计算中,学生已从每一个当下,是玩手机看微信,还是吃饭学习,思考到个体的一生。黄老师说,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最大的困惑,便是怎样摆脱眼下低迷的状态——不满意自己、不满意周围人,不满意家庭,面对这样的材料,学生会在思考人生的同时产生一些理性的力量,于不自觉中超越自我。
46个作文题,从“QQ 、微信的特征”,到“如何看待爽文”,从“留守儿童构成的隐形人口带来什么隐形问题”,到“网络时代的‘个人日报’现象,从“人生前进的主导力量是人自己”到“怎样理解‘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黄老师的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身,也思考个体与世界有怎样的关联。每一次课堂作文,都带着学生在精神世界中探求真理,追求成长。
对2020届学生来说,疫情中的毕业礼成为这一届学生独有的成长印记。黄老师的作文题中也加入了新的思考。
“瓜棚上,南瓜、冬瓜、葫芦、丝瓜等,相互纠缠,难解难分,结成生命的共同体,但无论哪种瓜,都结出自己的果实,且都不缠绕自己的也不缠绕对方的果实。”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怎样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坐井观天’再思考”引导学生反思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几个月来,面对每天充斥网络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人们怎样思考真相。
“人类几千年的道路,是在抗击各种天灾人祸中踏出来的:从一个部落对付一只猛兽,到一个民族对付一场灾难,到整个人类面临一场瘟疫,如鼠疫、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2019-nCoV(新冠病毒)……”引导学生思考灾难的意义。
黄老师说,高中三年,作文引领着学生思考层次的不断上升。高一主要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高二主要引导学生在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的基础上表达“见解”,高三则要引领学生立足时代,思考现实,反思自我,形成比较成熟的看世界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写作技能训练也从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为辅,转变为以议论为主,以叙述、描写为辅。三年的高中写作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是一个由感性而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表达自我生命存在、发现与思考的时候,实现精神成长与作文成长的双丰收。
讲座当天,很多同学希望看到完整的46个作文题
请看下面阅读原文有黄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