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凡
开学以来,“校讯通”遭多地家长吐槽,近年来全国已有多省市叫停!(10月23日 澎湃新闻)
校讯通者,家校之间联系之桥梁也。通过此平台,学校、老师能将“布置作业”、“学生成绩、表现”等信息,及时、定向地送达到家长的手机上,让远在外地的家长也能对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若指掌,曾深得众家长的青睐。
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新的交流平台QQ、微信群;这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不仅能及时收到来自学校、老师有关孩子的信息,而且家长还能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
与传统的校讯通相比,QQ、微信群功能更强大,反应更灵敏,沟通交流更为方便;作为一种陈旧的联系方式,理应主动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可奇怪的是此传统工具,如同绳索,却在一些地方的部份学校,依然牢牢地套在家长的身上。
随着科技发展,理应退出历史舞台的校讯通,却“阴魂不散”,顽固地横亘于家校之间,究其原因在于受利益的驱使,对通信部门而言,不仅可按月收取“使用费”,而且还能固定“消费群体”,确保其营业额的增长。
因其中隐藏着丰厚的利润,故“商家”便不遗余力,对学校施以“小恩小惠”,巧借学校、老师之力,千方百计地将众家长“套在其中”,以教育需要为名,让家长们“欲罢不能”,无奈中只好“乖乖”就范。
选择何种沟通家校平台,看似小事,却于无形中,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剥夺了家长使用什么“卡”的选择权,涉嫌强制消费与不公平竞争,还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为此众家长“苦不堪言”,纷纷“吐槽”,表达心中之怨恨。
校讯通之所以难退出历史舞台,看似“商家”不愿放弃“到嘴之肥肉”,但仔细分析,其背后的黑手还在于个别学校,是这些受“小惠”诱惑的个别学校,打着方便沟通的旗号,在“助纣为虐”,变相危害家长。
群众利益无小事,虽使用校讯通算不得多大的事,但因其伤害到了群众利益,理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出强有力的措施,及时挥剑斩向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果断叫停有损群众利益的“校讯通”,让其退出历史舞台。
其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勇于担当,及时站出来,出台政策明令学校、教师不得宣传或变相宣传推广“校讯通”,更不得从中收取任何利益,并逐步将“校讯通”的使用,列入禁止之列,从而铲除其生存的土壤。
其二、“商家”也需认清形势,校讯通已是夕阳西下,与其垂死挣扎,死守、苦守,倒不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急流勇退,主动“挥泪告别”,加快科研力度,开辟更为科学、内容更丰富之新的“家校沟通、交流平台”,在更好服务教育与家长的同时,公平参与新一轮市场竞争。
最后,有关部门要对“顽固派”说不,畅通家长投诉渠道,支持群众维权;对群众反映的有关“强制使用校讯通”的学校与教师,及时依照相关规定,给予严厉处罚,让其付出应有代价,敲响维护群众利益之警钟。
推陈出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的家校沟通平台“校讯通”,既已走到尽头,何不另辟蹊径、痛痛快快地告别“历史舞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