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则有不同的认识: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形成于第一至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 年) 时期即20 年代末和 30 年代中期,...
1.背景
(1)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1/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稳定了自己在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地位。
(3)1956年,苏共20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内容
(1)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会计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成效甚微,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4.评价
(1)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