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行为主义「臭名昭著的心理学家华生」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做过一个臭名昭著的小艾伯特实验。这个实验开始时华生拿给小艾伯特兔子、小白鼠等小动物。小艾伯特对这些动物没有害怕,甚...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文 猫叔

宅在家发慌,迷上了儿童心理学,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感觉知识储备增加了不少,受益匪浅!直到前天晚上看了“小艾伯特”心理试验,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个臭名昭著的“小艾伯特”心理实验发生在1920年的美国,迄今正好一百年。当时美国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医生约翰华生,他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将孩子训练成任何他想的人才。而这个理论的依据,就是这个“小艾伯特”心理试验。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为了完成这个实验,华生找到了一位11个月大的男孩小艾伯特,开始时在小艾伯特身边放了一只试验用的小白鼠,小艾伯特对此并不害怕,甚至还去摸小白鼠,这证明了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并非天生的。

随后万恶的实验开始了,华生在孩子不远处悬挂了一根金属管子,拿着一把榔头站在下面,每当孩子看小白鼠,或者抚摸小白鼠时,他就使劲敲管子,发出刺耳的噪音刺激孩子,小艾伯特被吓得哇哇大哭(为了强化惊恐效果,仅仅这个过程就持续了17天)。

多次刺激之后,实验人员再把小白鼠放在小艾伯特身边时,即使不敲管子孩子也会害怕哭泣;而实验员又慢慢将小白鼠换成同样有毛的小兔子等生物,小艾伯特也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最后,当华生带着圣诞老人的白胡子靠近孩子时,孩子也是如此。由此,这位心理学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用迫害一位仅仅11个月大孩子精神的方式,证明一件事:人类的恐惧并非天生,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随后这位心理学家将这个理论推广开来,他提出婴儿或者幼儿教育不能用感情,只有不断用外力刺激影响,才能教出“成功”的孩子。他凭借这个实验和这个理论,在美国大行其道,赚了很多钱,甚至活到了80岁。

而那位11个月大的小艾伯特呢?只活到了6岁就悲惨的死去了。50年后,美国心理协会终于根据层出不穷的伦理实验颁布了一条规定:实验必须保护实验对象的权利。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科学需要献身精神,但像这种毫无人性地用11个月大的孩子做惊恐实验的,如今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

不过,就在我们惊讶并谴责这件事的时候,我却察觉了另外一件事,这种迫害性实验,可能在现在,在很多家庭中正在上演。

比如,刚上学不久或者参加特长班的孩子,因为学习不力,一些家长就会耐不住性子发飙,对孩子进行嘶吼教育,甚至有些极端的家长还会因为孩子屡教不改而动用体罚手段。

可是,这些家长们,你们扪心自问,孩子真的在你的嘶吼和体罚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么?

大多数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成绩依旧没太大起色,统一的表象是行动略迟缓,注意力不太集中,时常马虎大意,每当面对家长凶巴巴的脸色时,突然呆若木鸡,仿佛定格了一样,大气不敢出,性格也变得有些自卑和怯懦。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仔细推敲,其实这些家长们对孩子的做法,与一百年前那位疯狂的专家有何不同呢?

原本的初衷是想通过发脾气等极端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但多次重复之后,孩子的确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种恐惧心理却对学习毫无帮助,反而与华生一样,给孩子人造了了一个惊恐的家庭环境。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想到的却是父母发怒而扭曲的脸,和那些伤人自尊的批评,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还能变得出色么?

一百年前臭名昭著的儿童试验,后患无穷,现在还有家庭在上演

?

其实医学也在这一百年中证明了,儿时经常遭受言语甚至家暴的孩子,会造成大脑某些区域的发育迟缓,与在宽容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可以说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这种后天的差距,恰恰来自急于求成的父母,是不是非常得不偿失?

十多年前,当时我还没有结婚的时候,看过一篇台湾某位作家的养女心得。

那位作家写道,自己的女儿出生之后行为有些迟缓,经过诊疗发现的确是先天存在缺憾,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也不甚理想,但这位作家和他的妻子并没有严苛女儿,反而在无数次地尝试后,发现女儿对大提琴很感兴趣,于是专心让女儿学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女儿最终因为大提琴而考取了欧洲一所音乐学院,成了全家的骄傲。

此时回想起这个故事,再回看百年前的那个臭名昭著的实验,想必家长们,你们都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作者:猫叔,资深媒体记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沐滢育儿智囊团成员,善用理性文字书写温情育儿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6681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