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

来源:北京日报

在空中草原绘就“幸福画卷”在空中草原绘就“幸福画卷”

在距离北京约200公里的河北涞源县,每当夏日来临,这里的天空更加通透高远,在连绵起伏的山坳里,一片片蓝色板板“呼吸”着头顶上的阳光。夜晚,星空下的村庄更显静谧,从远处一排排崭新的房子中透出一盏盏灯火,在整个山村上空映照出暖暖的光晕。如果说什么是幸福,对于今年2月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涞源县村民来说,眼前这样的场景就是最大的幸福。

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涞源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经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验收检查评估、社会公示等程序,均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经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退出。至此,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

帮扶“深度贫困县” 挑最重担子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华夏幸福对口帮扶河北省保定市贫困县涞源县整县脱贫,就是一个重担子,一块硬骨头。

涞源县位于三山交汇处、三源发祥地,这里群山起伏,沟谷纵横。2017年3月,河北省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定了10个深度贫困县。地处太行山北端的涞源县,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易发,导致产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比例高、贫困程度深,被确定为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房子是河道里的鹅卵石与泥巴糊起来的,墙面十有七八都是倾斜的……”曾经,在涞源县最贫穷的村子,不少老百姓还住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建造的透风漏雨的石头房里,门口的土路崎岖难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就连取暖、如厕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满足。

彼时,涞源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要啃就啃硬骨头。” 作为河北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华夏幸福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部署要求,积极响应河北省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号召,最终选定贫困发生率极高的涞源县实施对口帮扶。

2017年,华夏幸福与涞源县人民政府签订《华夏幸福对口帮扶河北省涞源县整县脱贫框架协议》,采取整村搬迁安置、危旧房屋改造、基础设施提升和光伏产业扶贫的方式,彻底改善涞源父老乡亲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使其获得长期稳定收益,最终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排除万难,诚意正心干好涞源扶贫,使一座座贫困村变成幸福的新家园。”困难面前,意志历久弥坚,华夏幸福早早地树立了扶贫目标。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2017年底,华夏幸福成立了对口帮扶涞源县整县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搬迁安置组、规划设计组、产业发展组、行政保障组等工作小组进驻涞源扶贫一线。同时,组建涞源扶贫项目部,注册华夏幸福(涞源)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明确帮扶工作组织架构。

为了解涞源县真实情况,扶贫团队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贫困村,锁定了扶贫范围,制定帮扶计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涞源县16个乡镇的贫困村庄实施精准帮扶。

修缮加新建 贫困村变幸福村

从改造危旧房屋、保障住房安全开始做起。经过对全县其他村庄贫困户的住房情况鉴定,华夏幸福重点对65个村的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共修缮加固407套,原址重建719套,解决了2300余名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村里绿起来了、亮起来了,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前的路是石头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华夏幸福硬化街巷道路21万平方米,改扩建乡村公路6.8公里,大大便利了群众出行。在南坡底、土巷口等7个贫困村庄修建垃圾收集点,铺设给排水管网,改造修缮厕所,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粪便四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涞源县的空中草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常常碧空如洗,白云似絮,花海斗艳。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通往空中草原的山坡上有个叫十八盘的村子。曾经由于太过贫穷,开车路过这里的人都是在远处看看这些土房子,而不会停车驻足。

真扶贫,扶真贫。建设幸福新村,助力实现小康。通过前期调查的详实数据,华夏幸福选择了十八盘、斜山、团圆、下老芳、汤子岭等危房比例高、脱贫难度大的村庄,实施整村拆建。

和旧房修缮不同,整村重建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心血,有着更大的难度。

2018年8月,华夏幸福援建的十八盘幸福新村重建完成,祖祖辈辈居住在土坯房里的村民搬进了黄墙黛瓦的新家,村中道路有序,仿佛坐落于山间的世外桃源。2019年旅游旺季来临前,不时有游客停车驻足,走进新村转转。村民张小五、刘海林夫妻俩商量着把新房子利用起来,开个农家院,就不用再外出打工了。

“新房干净漂亮,还安上了暖气,接了自来水,在家里就能上厕所、洗澡。”张小五一家四口按照标准分得100平方米的二层独院小楼。他们购置了餐具,买好被褥,收拾出三间房间。2019年5月,十八盘村第一家农家院“新村小院”开张了。

张小五家有两匹马,夫妻二人做好分工,妻子专心经营民宿,他负责上山牵马。刘海林回忆,当年外嫁过来时,全村家家在院子里养马,到处是马粪,脏乱不堪,现在华夏幸福给村里建设了一个能容纳240匹马的现代化马厩。如今,马不进村,终于实现了人畜分离。“现在大家都住上了新房,心思也活泛起来,我想把咱们全村的老百姓带动起来,咱们日子一天比一天越好过。”张小五说。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正成为十八盘村的现实写照。温暖的家,拥有无限能量,让村民在生活的路上越走越幸福。

在实施整体拆建的5个村,华夏幸福新建房屋共937套,惠及群众3022人,同时配建了村小学、村委会、卫生室、文化广场、电商超市等公共配套设施。如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家家门前种上了格桑花;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民跳起了广场舞;住上安全整洁的新房子,单身汉娶上了媳妇。

建光伏电站 让荒山生“金”

“风不扶我,雨不扶我,产业扶我;地下没有,地上没有,阳光里有。”南坡底村民用一副对联“点赞”光伏项目,成功“摘帽”的背后,有着不容忽视的“阳光”力量。

涞源县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光伏电站被当地村民称为“铁杆庄稼”,成为帮助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华夏幸福结合河北省光伏产业扶贫政策,开展了光伏产业扶贫项目。

曾经“栽树不结果、种地不打粮”的荒坡,现在成了贫困户张纪年每天都会远远眺望的地方。张纪年60多岁,至今单身,与80多岁的老父亲一起生活。老房子是祖辈留下来的,早已破败,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因为房子的问题没有成亲。2019年初,张纪年在政府资助下做了股骨头手术,在卧床5年后终于能够下地活动了。凭借多年养马经验,他在马厩里谋得了一份工作。说起山坡上的那些“蓝板板”,张纪年掰着手指数着说,每个月给我父亲300元、发给我40元,一年加起来就是大致4000元。

如今的兴奋,在当初也存在不理解。“我没有出一分钱,这东西建好了算谁的?”“发电多少怎么查?离着村里这么远。”“蓝板板晒太阳就能挣钱?”这些想法最初在村民间很普遍。

万事开头难,做不做的了,群众说了算。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华夏幸福涞源项目组通过入户摸底调查,普及光伏扶贫政策;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帮助算好经济账。为了科学选址,给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留下发展空间,工作人员翻越了200多座山头,选择适宜的荒坡修建电站,有的人一个多月下来穿坏了两双鞋。

华夏幸福共在荒山上相继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1个,共铺设光伏面板25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42.3兆瓦,覆盖了106个贫困村7271户贫困户,保证了所覆盖的贫困户年均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为贫困群众打造了一条稳定增收路。

加码扶贫力度 传递幸福温度

精准扶贫不但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是人心的温度,幸福的温度。

贫困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寒”,成因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面对形态各异的贫困帮扶对象,华夏幸福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从没有一哄而上的“慰问助困”或者“填鸭式”帮扶。因为华夏幸福人深知,一热一冷之下,未必能把工作真正做到贫困村民心里去,更无助于真正脱贫。

“哪些适合整体搬迁,哪些适合房屋改造和基建提升,哪些适合光伏产业,我们都进行了精准识别,并与政府部门对接后,多次下乡反复核查权衡。”华夏幸福涞源扶贫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整体搬迁,“都是按照有关扶贫标准进行,力所能及让贫困户受益”。

在规划安置阶段,华夏幸福确定了“不搞千篇一律、不搞照搬挪用”的设计理念,尽可能保留乡村原始形态;同时,让广大村民参与项目调研、设计和实施的全流程,极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项目组细心记录下村民们的各种建议,比如年轻的村民爱睡床、年老的爱睡炕等等,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家园建设的动力。

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华夏幸福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倒排工期,加强巡查,坚守质量和安全两道红线,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

越是细致的工作,越要讲究有心用心、将心比心。不仅要让贫困村民生活得到物质保障,更要让他们心灵充满温暖,获得精神关怀。

多年来,上庄乡下老芳村的113户村民大都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考虑到地质条件的综合情况,经过与县乡村的多次沟通,华夏幸福对下老芳村采取易地扶贫搬迁。

“我们旧家路不好走,都是石头,坑坑洼洼,房子年头多了,一到下雨房子也漏,用土垒的墙头,雨下多了它就倒了。”告别老房子搬进新房子村里集体搬家那天,村民张建立一家在新家院子里吃了第一顿饭,他高兴地给自己倒了杯酒。

张建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女儿靠着大家资助在县里上小学,小儿子患先天性癫痫。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张建立夫妇带孩子从保定到北京一路投医,钱花了不少,病情却未见好转。考虑到他家情况,村支书付起瑞把下老芳幸福新村的保洁员工作交给张建立负责,一个月有400元收入。如今,张建立能就近照顾孩子,不用再外出打工;光伏发电还能保障家里每年有固定收入。他经常勉励女儿,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对国家做贡献。

通过干实事,见实效,村干部进一步在村民中形成了威信,促进了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当贫困户个体脱贫后,攥指成拳加强乡村的整体振兴发展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气象。

为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华夏幸福还为群众建设了一批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村两委会、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村民活动广场、戏台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广大群众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华夏幸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出整体优势,不仅让涞源全县的贫困人口住上了好房子,拥有了稳定收入,村民们精神头足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涞源贫困人口的新生活画卷,正在美轮美奂的空中草原上徐徐展开。这是美好的画卷,也是幸福的画卷。(陈静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6325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