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然》评选了人类过去千年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全人类总共只有20多人上榜(人类物理学终极封神榜单),杨振宁先生在这个评选中名列18位,并且他还是这个榜单里唯一一个活着的物理学家。
在1956年之前,全世界都信奉着“宇称守恒定律”,这是当时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也被视为宇宙中的铁律。而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发表论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是不守恒的。
这项颠覆性的成就,让杨振宁在年仅35岁之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规范场理论是杨振宁先生最大的成就,尽管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认证,却使杨振宁成为了无冕之王。
杨振宁在1954年发表的“杨-米尔斯规范场”,则描述了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物理学界认可为“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
除此进行科学研究之外,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募资,在国内建立了许多实验室和研究院。比如招募了顶级的计算机研究者,图灵奖的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任教。姚期智在清华开设了著名的“姚班”,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计算机人才。
如果我们回望科学史,就会发现牛顿的晚年在从政,捞钱;爱因斯坦则完全是一副养老状态。相比前两者,杨振宁几乎捐掉了他能捐掉的一切,包括他的收入和财富,然后投身于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在这一点上,他其实要比牛顿和爱因斯坦更加伟大。因此,无论是从学术成就,还是晚年的贡献来看,杨振宁都做得极其出色,堪称是科学界的典范。
总结来说,杨振宁拥有13项“诺奖级别”的成果,1957年的获奖只是他早期的一个“次等成就”,并不是他所有成果中最突出的一项。
杨振宁的学说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以及现在的整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由规范场论构建的标准模型更是被认为将实现宇宙的第二次大一统。研究标准理论获得诺奖的有几十个,杨振宁带领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60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可以说没有杨振宁的规范场论,世界物理将倒退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