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一高「社旗一高学生死亡后续」

今年年初的一个夜晚,社旗县一高学生李某与王某骑电动车经过县城一路口时,与两名步行的女性相撞后逃逸,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因现场未留下相关痕...

作者 韩珪


教师节里忆梁兄

我所谓的梁兄,不是祝英台爱得死去活来的梁山伯,而是我一高的同仁梁铜勋。

和梁兄虽是相距不远的老乡,但我俩原来并不认识。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在家乡的尧良高中任教。虽说是高中老师,但真实身份还是社员。原在小学初中当民办教师,后来一墙之隔的社旗三高(尧良)缺语文老师,教育局一时又难以选调,因鄙人稍有文名,上级降格以求,遂混迹于三高。被称为出队民办。生产队不再记工分,每月国家发洋30元。一天赵清华老师告诉我说:“珪,国家要从你们当中选人,你应该参加高考试一试。”我1977年高考败北,折了锐气,当时又是30多岁的人了,所以信心不足,已有混天思想。赵老师鼓励我说,你年龄不算大,梁铜勋40多岁了,人家就考取了。你66届高中生,有功底,干吧!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其人之名。在榜样的激励下,我鼓足勇气参加了该年的高考,居然中榜。开封师专进修两年后,分配到社旗一高,有幸又成了他的同志。

教师节里忆梁兄

梁铜勋老师

老梁性情宽厚,质朴家常,不苟言笑。虽寡言少语,但却是“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他偶一发话就说到点上,中肯实在。此时他的耳朵己经有点背,加之生活节俭,衣着随意,走路常慢慢的,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有时真有点象不解风情的梁山伯。他长我8岁,所以相熟后常以梁兄相称,略带戏谑意。

他虽未秀于外却慧于内,不仅人品好,还是个极有内蕴才情的人。解放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他曾有段军旅生涯。这位军中秀才当时就写过不少有影响的通讯报道。走上教育岗位后,他工作勤恳,对学生非常负责。讲课节奏舒缓,不瘟不火,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学生们欢迎。退休多年,经常有不少的老弟子不时地看望拜访他,向他请教。

他爱读书,更爱写作。退休后有了空闲,他便拾起了写作这个雅好。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近年来所写大小篇什不下数十。在地方刊物上发,在网上发,在正规大刊上发,兴致所至,随手成文。已是耄耋之年,头脑还如此清晰,思维还如此活跃,实属难得。他善于写故事,虚构情节,调遣文字得心应手。看他的文章,常象夏夜月光下听老人讲古记,让人兴味盎然。虽多系虚拟之作,但均源于生话入情入理。或歌颂真善美,或抨击假恶丑。或讽愚,或刺贪,或挖苦迎逢拍马之徒,或揭露见利忘义之輩,均行文活泼,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对丑陋的東西,他并不疾言厉色地大加挞伐,而是以本色的语言曲折有致地娓娓而谈,软软款款慢条斯理的进行讥讽,因此又多有幽默感。

读老梁的东西,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会认为作者是个散淡遂心生活安泰的人。错了,他是人生路上非常坎坷十分不幸的人。世人常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即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不仅占全了这三端,又多占了一条一老年又丧继室。如今垂暮之年孑然一身。老梁少失怙恃,从小没了母亲。中年文革中妻子不甘受侮又自杀身亡。老年又痛失长子。当年父子同场考试,又同被高校录取,很有三苏同榜进士的味道,一时传为佳话。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情何以堪!后续弦张成兰。成兰质朴大方年轻能干,对梁关心体贴,理应扶持老梁走完余生,不意因脑梗竟先他而去,令人扼腕。

教师节里忆梁兄

梁铜勋老师

有一个词叫精神强度。老梁是个精神强度指数极高的人。一连串的打击没击倒他,他顺天应命,坚强地挺立着,不悲观更不沉沦,而是以笔耕来填补岁月的空白,进而充实美化自己的老年生活。苦难让老梁淬火成钢。年过八旬了,他仍气定神闲。

如今他几乎失聪了。熟人街头偶遇,喊他,不应。拍他,他回头说:“任你喊得凶,我就是不理你。”然后憨憨一笑,仍充满风趣。

任你喊得凶,我就是不理你。故事中的梁山伯是个不值得欣赏的书呆子,而梁兄您却是个修养到家可亲可敬的高士啊!(全文完)

教师节里忆梁兄

作者简介 韩珪,网名海云天,男,社旗县人,现居赊店。社旗一高语文学科高级教师。

教师节里忆梁兄

作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6131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