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要从清教徒说起。
1620年,“五月花号”货船搭载着一群清教徒从英国启航,远渡重洋来到了北美。他们为了逃离英国国内的政治压迫,怀揣着创造“天堂的国家和精神的平安”的梦想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清教徒是什么人呢?他们从何而来,又遭受过怎样的境遇呢?要了解这些还需从欧洲宗教改革说起。
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万圣教堂的大门上,拉开了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并称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的门
也许这种像教材一样官方的语言并不能让大家了解到这场运动对于欧洲的重要性。
在充满黑暗的中世纪,(也就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代),欧洲的国家并不像古代中国这样皇权至上。欧洲人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廷设在罗马,教皇是最高领袖。欧洲各国的王权都是由罗马天主教廷授予的,天主教会的权力一直凌驾于王权之上。教廷在欧洲各地设置一系列管理机构,欧洲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天主教会控制,这种控制伴随着欧洲人的一生。教会利用欧洲民众对上帝的信仰剥削民众,疯狂敛财。教会是民众与上帝之间的纽带,只有乖乖接受教会剥削的人才能得到教会的承认,才是合格的天主教徒,才能得到上帝的庇佑。而反对教会的人以及一切持异见者都会被教会斥为异端,受到残酷的迫害。欧洲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1000年。
教皇
而宗教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反抗天主教会,主张人们只要是内心真诚地信仰上帝,就是合格的基督教徒,人与上帝之间并不需要通过天主教会进行联结,教会不应该对民众进行剥削。主张摆脱教会控制的人们创立了新教,以区别于受教会控制的天主教,信仰新教的人被称为清教徒。
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者,也许会说这算什么思想解放运动,欧洲人还不是和之前一样信仰上帝,还是那么迷信,哪里来的思想解放?
要知道,宗教是人创造的,因此禁锢人的也只会是人,人们对于宗教的解释制约了信徒的行为。在过去,宗教的解释权在教会手中,教会说你是异端你就是异端,教会说你左脚踏进家门是对上帝的亵渎,你就应当被惩罚;而现在,即使你坏事做尽,只要你自认为虔诚,别人就无法以宗教的理由干涉你。这将个人在宗教方面的自由上升到很高的高度,而教会权威一落千丈。
宗教改革表面上看处处围绕宗教,然而其核心是威权的衰弱和对个人的尊重。其改变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宗教的解释权。它推翻了那些利用宗教压迫民众的人,人们从对教会言听计从到听从自己的内心,这当然是一种思想解放。既然宗教方面的权力可以由教会下放至个人,那么其他权力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因此宗教改革显然为后来欧洲各国推翻专制王权,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被视为是现代世界的开端。
然而宗教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国家都各有不同的情况。在英国,一些聪明的国王,例如伊丽莎白一世采取温和中庸的政策,对国内的新教和天主教进行调和,使之相互融合,避免宗教战争。但还是有一部分清教徒认为应当与天主教彻底斩断关系,这部分人又分为温和的清教派和激进的分裂派。国王詹姆士一世上台后,无法容忍分裂派的激进思想,对分裂派进行了迫害,分裂派清教徒只好逃离英国,前往北美寻找新的生活。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