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今天(7月24日)从金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6月,金华市空气质量全域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PM2.5浓度为27μg/m3,同比下降12.9%;AQI(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2.9%,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兰溪市、磐安县AQI优良率连续六个月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来,金华市将蓝天保卫战作为生态环境保卫战的重中之重,科学治气、协同治气、铁腕治气,全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科学治气:科技手段助力除霾
为实现科学治气,金华市充分利用VOCs(挥发性有机物)走航车、VOCs企业用电监控设备、智能监控系统、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等五大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环监测监控能力。
“在晚翠路、双井街路段和科技孵化园内部,VOCs数值偏高。”在金东区,一辆VOCs(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车在路上“巡航”,金华市蓝天办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可以从大气走航监测车绘制的污染地图上直观地看到污染物排放蔓延的路径,快速锁定污染源。后续我们会把数据资料及督办单下发到金东分局,分局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和反馈。”
上半年,金华市共出动VOCs走航车巡航监测6000余公里,采取监测车走航监测、执法人员持续跟进的方式,实时监管VOCs排放重点区域。对于期间发现的55处数据异常点位,交办属地部门现场指导整改。为精细化管理企业VOCs排放,金华市蓝天办结合污染源普查和大气源清单,按照VOCs物质活性和排放量,筛选处100家重点VOCs排放监管企业,运用走航监测设备,定点开展VOCs源谱监测分析和排放评估,分类施策。
此外,金华市已安装VOCs企业用电监控设备1600余套,确保企业生产线与治理设施同步开启、正常运行,全程监测企业排污情况,并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测、录像、取证,排查污染源,加大对排污企业的震摄作用。同时在60个铁塔安装高空瞭望台监控系统,发现烧荒时,系统会第一时间锁定火点并报警,仅上半年就报警并处置秸秆荒草焚烧火点1000余个。
协同治气:实现“网格化”监测
基层单元是治气的重要一环。金华市将蓝天保卫战的重心延伸到基层,首创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空气质量排名预警机制,制定全市乡镇(街道)空气质量达标方案,全面压实基层治气责任,“一镇一策”精准治气。
金华市投入政府资金1.3亿元,新建乡镇(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站127个、工业园区(省级以上)空气质量综合监测站10个,建成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站14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全覆盖,为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此外,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有助于摸清金华市大气污染的规律和特征,在污染天气产生时,第一时间将污染溯源到具体网格,实现精准治气。
针对乡镇(街道)治气队伍、装备、技术缺乏的情况,金华市还建立十差乡镇结对帮扶机制,一对一、点对点,帮助重点乡镇查找分析污染源、寻求治污对策,推进全域治理、全市发力。
铁腕治气:强化督查督办,预警提醒
为营造蓝天保卫战“拼争抢创”的浓厚氛围,金华市建立强化督查帮扶机制,去年12月以来,先后抽调建设、行政执法、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执法骨干36人,强化对被检查对象的服务指导,分6组交叉检查全市168家建筑工地、建材企业、物料堆场,发现并整改各类扬尘突出问题129个,查处扬尘类违法案件16起。
此外,金华市蓝天办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督查,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2020年3月)累计出动人员680余人次,督查6轮次,累计下发通报、督办单、告知函共31份;冬春季期间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案件29起。
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市蓝天办派专人跟踪督办,实行挂牌销号,并实施“红、黄、蓝”三色督办单。针对首次发现问题蓝牌督办;对整改进展缓慢或整改成效不明显的,发黄牌督办,并抄送纪检部门;对回头看仍未彻底解决的,第三次发红牌督办,启动相应的追责措施,推动蓝天保卫战再加力。
同时,今年1月份起,金华市每月对全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的乡镇(街道)和后3位的工业园区预警提醒:向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发预警函,要求被提醒单位深入分析原因,切实提出改进措施,并在10天内作出相关情况书面说明;对连续预警且未达标的,则约谈问责。5、6月份,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已经连续两个月全部达标。
值班主编:徐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