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先民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发明了诸多利于劳作和指导农事的器具,比如曲辕犁,龙骨水车,水运浑天仪等等工具和仪器。今天,小编就再给您科普一个湿度计,即测量环境湿度大小的仪器,古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看完下面的揭秘,您就知道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温度比湿度多,但其实湿度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空气湿度低,就会十分干燥,导致浑身不舒服。再举个例子,比如在湿度大的时候晒衣服,就要几天才能晾干,如果是晒被子,那晚上睡到被窝里就像进了水池子,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因此,古人们发现,了解每天的湿度,真的很有必要。
我们现代人看重湿度,古人对湿度的问题也很重视,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方面。比如晾晒谷物的时候,就会先判断湿度的大小,一般来说都会选择在太阳高照的中午晾晒,而不会在早晨或者傍晚,因为中午的时候空气湿度最小。
在祭祀或者出兵打仗的时候,钦天监的官员们必须要判断最近一阶段天气的湿度,比如会抓一把食盐,然后均匀地将其撒到火盆中,如果能听见“噼里啪啦”的声音,则说明环境干燥,最近天气较好,适合祭祀或出兵,反之如果没有声音,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才听到声音,则说明空气湿度大,天气不好,不宜出行和祭祀。
除了“烧盐”之法,古人还有其他的实用经验,比如通过观察云层的厚薄,或者是颜色的深浅来判断天气。另外还有一些谚语,比如“鸡回笼早,天气晴好;鸡回笼迟,大雨将至”,“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再比如:一些人关节不好,他就对环境湿度的变化敏感,比如我们常说的“老寒腿”就是这样,一旦环境湿度变大,就会导致关节疼痛。这是利用人、动物等对环境湿度的变化和反应,而做出的对天气的阴晴雨雪的判断。
综合这些判断湿度的方式,它们虽然都有用,但是还不精确,甚至有时候还会判断失误,从而耽误了农业生产或国家大事。因此,在西汉时期,古人就发明了一种测量湿度的仪器,即天平湿度仪器。
在《淮南子》中记载,“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燥,故炭轻;湿,故炭重”。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先制作一个天平,然后一头悬挂羽毛,一头悬挂木炭,并让天平保持平衡。因为木炭具有较强的吸潮能力,所以空气湿度大,木炭就会吸收水分变重导致天平倾斜,如果空气干燥,木炭中的水分就会蒸发变轻,导致天平向羽毛一端倾斜。
利用这个简单的原理,古人就能时刻掌握环境湿度的变化。后来,为了提高天平湿度计的精确性,又对天平每次倾斜的角度进行记录,并根据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环境湿度的大小,甚至还能知道,一旦倾斜角度大于多少就会下雨等等。
通过这种天平湿度计,官员们也就为百姓的耕种秋收,皇帝的出行或祭天,军队的打仗和行动,提供了更为科学的预见和指导。
古代先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现代科学前沿的很多东西,其实在古代早就出现过了“雏形”,只不过是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将这些“雏形”做了更加深入的拓展和应用罢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