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民富业兴活力来

t

黑龙江依兰县 美丽乡村风景线 民富业兴活力来

t

t文/潘宏宇 白云峰

t坐高铁到依兰,走出出站口,不远处整齐的农家院落中黛瓦白墙的民居会吸引你的目光。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进入村中,路边房前,苗木花卉开得烂漫;农家院内,蔬菜瓜果长势喜人。这就是如今的团山子乡演武基村黎明屯。

t就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牲畜门前拴,厕所门前建,粪土门前堆,家禽满村跑。

t以前,依兰县的农村普遍道路没有硬化,排水不畅,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屯内房屋多数年久失修,泥草房较多,有些甚至是危房;村民吃的是小井水,饮水安全无法保障;全屯没有一处绿化,没有一盏路灯,电线、网线和有线电视线路纵横交错……住在这样的村子里,村民缺乏幸福感,过日子的心气儿低。

t改变迫在眉睫!2018年初,依兰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始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着力开展民居改造、安全饮水、污水处理、街道硬化、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富民产业等专项行动,打造美丽宜居的美丽乡村。“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县委书记尹承云说,依兰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不断改善村民生活、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真正让村民富起来、产业强起来、村子美起来。

黑龙江依兰县,美丽乡村风景线,民富业兴活力来

tA 聚焦宜居建设 加快品位升级

t“现在村里条件好了,城里有的我们都有,更有很多城里看不到的田园美景,一到周末好多城里人都来这玩儿!”谈起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团山子乡演武基村黎明屯的村民赞不绝口,他们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依兰县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t黎明屯的“蝶变”从村容村貌开始。历时一年对老旧房屋、仓房进行改造,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畜舍,屯内道路及排水沟渠全部修复,修建石砌路边排水沟,安装进户盖板桥。目前,已完成全村道路黑色路面铺装及路边排水沟工程,达到全村道路硬化、排水无死角。屯内新打了一眼深水井,解决134户、393人安全饮水问题,让村民用上自来水、喝上放心水。安装太阳能路灯77基154盏,达到全村亮化全覆盖。对全村的电线、网线和有线电视重新布局和改造。

t“将人口较少、地处偏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村列为一类村基本保障型村屯,工作重点是环境整治及造林绿化;将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列为二类村改善提升型村屯;将基础条件好的7个省级贫困村、‘九线一环’沿线村屯以及经过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的行政村列为三类村美丽宜居型村屯。”依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寇国峰说。

t依兰县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三清理”(清理垃圾杂物,清理乱堆乱放,清理破旧房屋和残垣断壁)为工作重点,全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今年6月末,全县已完成环境整治自然屯365个,共计出动人员17817人次,出动车辆7155辆,清理垃圾10429吨,清理路边沟1863.6公里,清理私搭乱建1702处,拆除泥草房1339处。

t围绕推进“绿色家园、绿色河道、绿色村庄”建设,完成村屯绿化106个村,191个自然屯,绿化使用苗木267.7万株,完成绿化面积4935.8亩,村屯绿化资金投入1120万元,全县完成义务植树60万株。全县造林绿化27280亩,其中“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8000亩;三北封山育林10000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9280亩。

t据统计,全县近几年来集中建设省市县级试点、示范村(镇、场)共34个,累计投入资金12.75亿元。试点村镇累计硬化道路197.68公里,82.85万平方米,配套修建路边沟120.5公里;新建农民住宅楼7.15万平方米,搬迁自然屯6个,涉及户数528户,人口1857人,腾出宅基地45公顷;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栽植绿化树木80.55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500盏、铁艺栅栏和水泥围墙27.1公里。试点村基本实现了绿树成荫,花草掩映,环境改善,村容整洁。示范村镇基本都确定了自己的立村产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基本达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尤其值得一提在中原村建设了朝鲜民族聚居新区——中原新村,充分体现农业发展、生产加工、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朝鲜族聚居特色。工程总投资7500万元,建设13栋4至6层楼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小区配套完善了庭院硬化、绿化、路灯、大门、电子监控、健身器材等设施,“中原新村”小区让388户1500口朝鲜族村民实现了城市化的梦想。同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新农村办公室的肯定和认可,经验在全省现场会上交流。

黑龙江依兰县,美丽乡村风景线,民富业兴活力来

tB 抓好厕所革命 幸福跨出一大步

t“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在黎明村刘淑兰家卫生间里,洗手盆、拖布池、坐便器都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她随手一按,“哗啦!”一下,完成了冲水。“我今年70多岁了,终于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刘淑兰老人一边给记者演示着一边嘴里不住地称赞着,“过去我儿子、孙女过年放假都不愿意回来住,就怕上厕所,前几天和我视频时都给他们看了,今年过年会在家多住些日子喽!”

t在农村这“方便的事”在过去可一点也不方便,冬天需忍受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室外严寒,夏天则需一边忍受熏天恶臭,一边还得遭受蚊虫叮咬。

t依兰县把农村改厕、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民生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制定了《依兰县农村污水治理和改厕一体化推进方案》,将9个乡镇132村365个屯全部纳入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范围。把推进污水治理和农村改厕一体化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建立乡村两级书记分别任组长的领导机构。

t厕所革命的目的是为农民谋福祉,农村厕所改建涉及的农户家庭水厕设施、村民共享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投入,是一笔必需而又不小的数目。钱从何来?针对农村“厕所革命”筹资难的问题,依兰县采取争取项目与自主安排相结合,财政奖补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每户4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补助缺口部分,积极动员农户通过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来解决。厕所改得好不好,符合实际是关键。依兰县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改厕模式,采取“管线顶管式入户”的方式,每户建立一个化粪池,施工时将下水口接入农户室内,粪便通过便池进入化粪池,进行密封发酵分解,每年定期清理化粪池,做到了干净、卫生。

t厕所建得好、管得好,才能用得好、用得长久。依兰县全面实施规范化改造、清单化管理,建立农村改厕三级验收制度,由使用农户在建设过程中全程监督,建成满意后确认签字,不满意随时修缮,直至满意为止。乡镇逐村、逐户、逐项进行初验,县级对各村改厕推进情况实行登记造册、抽检验收。制定了管线改厕工程责任制、保洁员招聘和管理制度、卫生评比制、村屯干部绩效评价等规章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入户指导,向群众普及厕所的科学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做到改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鼓励引导乡镇做好渣液清运、无害化处理、配件供应、设施维修等工作,采取购买专业化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公司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液卖给企业,发展有机农业,形成了一条“农户+清运公司+有机基地”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t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室内厕所改造1975户(2018年改厕345户,2019年改厕1630户),铺设污水管线15000米,改厕的农户生活质量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黑龙江依兰县,美丽乡村风景线,民富业兴活力来

tC 三分建、七分管 乡村旧貌换新颜

t8月6日一大早,虽然下着雨,道台桥镇永丰村60多岁的村民谢久江一如往常披上雨衣,拿起铁锹,出门清除村路两旁的杂草。村民苏万有家两位老人有残疾,且年事已高,在清理卫生时,家中无车,邻居刘学、王志友看到后,主动开三轮车去帮他们装车,运到垃圾场。每天和他一样出门干活的有50多人,都是这个村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永丰村志愿者服务队自发成立,自发活动,平日里就是督促各家各户卫生,帮身体不好的村民干点活,邻里间有事帮个忙。用村党支部书记朱春风的话讲:“这志愿者服务队可管事了,说话好使,也帮村里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问题!”

t在迎兰乡开发村自创的“四位一体”环境卫生自我管理责任制度更让这个村门前道路自家包打扫,门前边沟自家包清理,门前树木自家包剪枝,门前栽花自家包培植。通过倡导文明新风尚,让村民尝到环境整洁的甜头,村里除集中储运垃圾外,不再花一分钱,家家户户都自觉将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得井井有条。

t正是依托“三分建、七分管”,以“城乡六美”即产业富美、生态宜美、乡风淳美、文化尚美、社会和美、环境优美为内容,依兰县把建管结合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恒久推进的“总保障”。

t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落实,依兰县还制定县处级领导包村制度,处级干部每人至少负责一个乡镇、1-3个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定点村庄,明确责任、任务,形成县抓镇、镇抓村、村抓户,户包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实行常态化监督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考核监督组,负责对农村环境整治和日常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明察暗访,检查评比,县政府每年年末根据各村屯保洁考核结果,确定等级,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奖补(平均每个自然屯每年1万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向前发展。

tD 美丽乡村风景线 提升村民幸福感

t一面面文化墙掩映在村庄院落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生活;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创建评比活动,点燃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一场场自创新颖的文艺演出,丰富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t找准“路子”,才能迈开“步子”。现在,依兰县的村屯已经开始从美丽村容向“美丽生活”转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t“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每天都在分享着优美的环境,吸吮着新鲜的空气,人人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地投入到生产、娱乐、健身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邻里和谐、团结互助、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来帮,哪家有喜事,大家共分享。处处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幸福的新气象。”村党支部书记朱春风告诉记者。

t因地制宜搞特色种植、发展旅游产业,一个个农家小院火了起来。记者在演武基村黎明屯看到,好多农户正在装修。“现在村子环境越来越好,很多游客来农村踏青休闲,周末时人更多,我把家里空闲的房子变成民宿,出租赚钱。”村民徐丽说。

t黎明屯立足本地实际,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由村干部带头,把黄瓜、西红柿、西瓜、香瓜、樱桃、李子、小苹果等原来没种过的果蔬品种,栽植进乡亲们的菜园子。此外,屯里还有几个品牌的农产品在依兰周边很有名气,四间房香瓜、演武基红菇娘、龙江黏豆包和东北舍酒(村民自酿烧酒),这些产品未来会卖得更远、名气更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4182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