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昨天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过去一年上海生态环境质量的交卷成绩。2020年,上海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6%。经初步核定,上海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68.1%、38.1%、46.6%和28.2%,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去年AQI优良率近九成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上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去年,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87.2%,较2015年上升11.6个百分点;全市259条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95%,较2015年上升71.4个百分点;优Ⅲ类水质断面占比达74.1%,较2015年上升59.4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据第三方调查,2020年公众对上海生态环境的满意率为78.1分,较2015年提高了11.6分。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做加法”,离不开能源和产业等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坚持不懈“做减法”和调整转型。

“十三五”期间,上海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66.8平方公里,减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大气环境治理方面,上海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比重从37%下降到31%左右,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17%。水环境治理方面,上海完成了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调整;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一河一策”,3158条段河道2018年底全面消除黑臭,4.73万个河湖在2020年底基本消除劣V类。

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

上海近年来的环境空气质量虽然在持续改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表示,总体来看,上海目前还没有摆脱“人努力,天帮忙”的阶段,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

具体来分析,上海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其一,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其二,结构性污染矛盾还比较突出。以钢铁、化工等重化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这些关键结构的调整依旧任重道远。其三,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既有本地排放量大的内因,也有区域传输的外因,还有部分时段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累积加快、扩散不利等因素,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

近年来,上海秋冬季仍有污染天气甚至重污染天气发生。此外,臭氧已经取代PM2.5,成为上海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近年来,上海夏季高温时段臭氧超标时有发生。2020年,上海PM2.5超标天数为17天,而臭氧超标天数达到了27天。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降低本地污染排放,以能源、产业、交通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移动源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充分发挥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上海将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以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为抓手,深化三省一市合作协作,协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作者:陈玺撼

来源: 上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3996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