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

1月20日,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沙区行政中心大会堂开幕。出席代表210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全体区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2022年南沙打算这样干!目标:GDP增长10%以上

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出席会议。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球主持会议,南沙区区长董可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南沙区政协主席翁殊武出席会议。区政协委员等应邀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程,南沙区区长董可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起步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南沙开发开放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南沙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2022年南沙打算这样干!目标:GDP增长10%以上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8%,税收总额(不含关税)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71亿元、增长28.2%,外贸进出口总值2600亿元、增长14.7%。新设企业8万家、增长65%。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6个(累计223个)。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1家。

□ 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01.7亿元、增长11.2%。预计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3%。新兴产业成型成势,集聚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超620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全面动工。全年新引进产出超百亿元项目13个,集中签约开工竣工项目238个、总投资额超7000亿元。

□ 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广州期货交易所挂牌成立,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主体结构封顶,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启动运营。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南沙科学城被省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主体工程即将竣工。

□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完善实施“1+1+10+N”产业政策体系,出台实施“科创10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63.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5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67%,增长21.9%。

□ 创新人才加快汇聚。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取得新进展。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正式挂牌。在全市率先试行更加便利的人才往来港澳出入境举措。新增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科研人数占全市的1/5。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 与港澳全面合作纵深推进。成立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设立广州南沙港澳合作促进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一期全面封顶,港人子弟学校动工建设,港式社区、香港科学园南沙孵化基地、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广州合作中心)落户。高品质打造创享湾等一批青创基地。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自贸区新增73项改革创新成果。12项金融改革创新成果入选人民银行及省、市创新案例。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三,其中7个指标排名第一。经权威第三方评估,南沙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指数全国第一、综合创新指数排名第三。

□ 国际交往更加紧密。成功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首届亚洲青年领袖论坛、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CNBC全球科技大会、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活动。南沙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门户枢纽功能实现新提升

□ 航运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南沙港区四期、近洋码头、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建成投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766万标箱、增长2.6%,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增长3.6%。

□ 国际贸易蓬勃发展。获颁全省首个RCEP原产地证书,实施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综保区进出口额预计实现780亿元、增长40%。

□ 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20-2035年)获省印发实施。南沙港铁路、地铁18号线(首通段)、广中江高速(全线)、明珠湾大桥(主线)建成通车。狮子洋通道先行段开工建设,深江铁路(南沙段)、深中通道、南中高速加快推进,交通中心作用日益显现。

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2022年南沙打算这样干!目标:GDP增长10%以上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

□ 城乡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明珠湾起步区、庆盛枢纽区块开发全面加快。

□ 生态环境品质不断优化。河湖长制连续两年考核优秀,建成海绵城市达标区35平方公里。新建口袋公园6个、碧道21公里。

□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市第一。现代渔业产业园建成运营,全国首个鱼类南繁基地投产。

●民生发展收获新成果

□ 基本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8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月平均退休待遇提高至3834元、增长2.9%。“二次报销”医疗救助项目最高补贴20万元。实现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新引进一批优质教育项目。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6所,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超6800个。执信中学南沙学校等4所学校(校区)顺利开学,新增优质公办中小学学位8820个。缔结港澳姊妹学校近40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主体结构封顶,省中医药科学院加快建设。

□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南沙位居2021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榜首。镇街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覆盖所有村(居),南沙时间银行“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持续深化,“城市大脑”一期上线应用,“一脸通行”智能服务城市加速打造。

●政府建设再上新水平

□ 如期办复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承办政协提案135件。顺利完成“七五”普法验收,区司法局获评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南沙连续三年在法治广州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

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2022年南沙打算这样干!目标:GDP增长10%以上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南沙将围绕打造“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目标定位,全面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打造联动湾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开发开放平台,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提升门户枢纽能级。

●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纵深推进改革创新。

●提升城乡功能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大会还审查了南沙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南沙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表决了《广州市南沙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草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林泽能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南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3450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