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850年前后,徽班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王侍郞家的“老阳春”班,是徽班之一。此后,浒于汶上一带的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1874年成立了科班“小阳春”班,1895年在莱芜北勺山成立了“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
t1954年1月成立了莱芜县民艺剧团,1956年改名为“莱芜梆子”剧团。自建国以来,莱芜梆子剧团挖掘、整理、改编、上演了传统剧目384个,改编、移植、创作上演了现代戏260个,其中《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借闺女》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接见。1977年《三定桩》赴广交会为一百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三定桩》、《红柳绿柳》分别被搬上银幕。1990年剧团被文化部命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先进单位”,是全国现代戏年会会员团。1992年小戏《推媳妇》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展演并获奖,2000年12月参加全国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得到了首都专家高度评价。2002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年度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该剧在西安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大奖。1997年,现代戏第四届《雪野风情》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9年,现代戏《好儿好女》获山东省第五届“精品工程奖”,参加第六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剧目一等奖,2000年荣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2001年,现代戏《大山魂》获山东省第六届“精品工程”奖,参加山东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剧目三等奖。2003年现代戏《钓鱼人》获山东省第七届“精品工程”奖。
t我团常年坚持送戏下乡,平均每年演出达到300余场。传统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借闺女》、《王华买爹》、《王华下书》、《王华登基》、《穆柯寨》、《佘太君辞朝》、《十五贯》、《逼婚记》、《孙安动本》等30多个,其中有《借闺女》等12个传统剧目被齐鲁音像出版社录制出版。
t为了演出市场的需求,我团还组织演出各类大型歌舞、广告类演出,进一步拓宽了演出市场。
t现剧团拥有演职人员70名,其中国家一级演员及一级演奏员6名,二级演员、二级演奏员18名,三级演员、演奏员28名。
t2008年,莱芜梆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